現在敢這樣喊他的人沒幾個,李彥聽得反倒挺自在,轉過身來:“賈士林!”
賈思博身材依舊削瘦,帶著另一位學子來到麵前行禮:“這段時間我一直在備考,倒是還沒感謝你給予我參加科舉,獲得戴罪立功的機會。”
李彥搖頭道:“你誤會了,一切都是陛下的決意,你到底是情有可原,罪無可赦,還是罪無可赦,情有可原,最後還要看你自己能不能考上進士。”
無論是找到楊思儉的兒子,一舉摧毀了對方的希望,還是後來當機立斷請婉兒入宮麵聖,將政變風波降低到最少,賈思博在最關鍵時刻的出謀劃策,都立下大功。
按理來說,這份功勞足以贖罪,畢竟當年他的計劃並未成功,就因為一個小小的破綻被李彥抓住,然後連帶著手下連根拔起。
但李弘權衡之後,並沒有輕易寬赦昔年的罪過,而是讓賈思博參加新科科舉。
如果他能一舉考上進士,就證明當年確實得到不公的對待,那就將功折罪,得以赦免,如果他考不上,依舊以叛國罪論處。
李彥對此是欣慰的,李弘的政治手段越來越高明了。
賈思博之前的悲劇,究其根本還是世家特權的壓迫,如今李弘不斷用公理人心,去壓製世家的同時,儘可能地挖掘寒門人才,卻又牢牢把握著尺度,不似武周那般泥沙俱下,隻要是願意向聖人效忠的,無論好壞一味收羅。
這才是真正帶給寒門才子公平的改變。
賈思博眉頭微揚,也隱隱明白了聖人的深意,眉宇間更生出敬意,心悅誠服地道:“原來如此,陛下聖明,但我還是要感謝你讓楊兄救我!”
李彥知道他對於皇權一直有種崇拜,以前對李治如此,現在對李弘也是這般,倒是關心道:“你在慈恩寺當了多年活死人,經學的研習方麵肯定遜色於一直應試的學子,這段時間備考後,還有把握麼?”
賈思博傲然道:“我以前發揮得再好,也沒有信心能高中,但如今糊名之後,我即便這幾年荒廢了,無法名列前茅,但應試中的,還是不難!”
李彥點了點頭,看了眼他邊上的學子。
賈思博歉然道:“我都忘了禮數,這是我的友人,雍州周興。”
周興趕忙躬身一禮:“周興,字仁人,拜見大將軍!”
李彥聽到這個名字,眉頭不禁揚了揚:“周仁人,你覺得三科證書如何?”
周興沒想到這位威震天下的冠軍大將軍,居然真的會跟自己說話,緊張地都結巴起來:“我……我覺得……那個明法比較好考……”
李彥基本確定了不是重名,露出微笑:“不必激動,放平心態,將來好好爲官!”
周興大喜:“是!是!多謝大將軍鼓勵!”
這位就是武周一朝著名的酷吏,請君入甕的主人公了,曆史上也是進士及第,精通律法,後來仕途不順,積極迎合武則天的需求,羅織罪名,迫害臣子,受賞成了尚書左丞,刑部侍郎,最後自食惡果。
周興考上進士的時間本該更早些,但對於他不見得是好事,現在由於李彥的到來,太多的人生發生了劇變。
如狄仁傑郭元振這般,原來就是一等一的牛人,獲得了更大的曆史舞台,而像丘神績、周興這些原本曲意迎合武則天的惡人,能走入正道,李彥同樣感到滿足。
都說興亡百姓都苦,實際上還是有巨大差彆的,亂世讓好人變壞,盛世則讓壞人變好。
李彥最後看向賈思博:“等你考取進士後,去見一見忠敬,取得他的原諒,再去涼州的麗娘墓前,和潤州的張陽墓前祭拜一下吧……告辭!”
說罷,他抱拳一禮,轉身離去。
目送李彥挺拔的背影消失,賈思博喃喃自語:“是啊……我終究是虧欠太多人了……”
從小的玩伴安忠敬,由於能去二館六學學習,自己暗生嫉妒,又眼熱安氏權勢,加以汙蔑利用;
在西域買來的蘇毗遺族麗娘,為了向“佐命”那邊展示自己的能力,將她訓練成合格的暗諜,結果害了麗娘和伏哥;
還有那個風雪中告彆,采用漏洞百出的計劃,最後居然真的犧牲自己成全了江南士族的張陽,張守義……
無論是涼州被捕,還是牢內被害,自始至終,賈思博都沒有垂淚,可此時此刻,想到往昔種種,百感交集的淚水終於湧出眼眶:
“昔日的罪過永遠贖清,我能有這樣的結局,是公平還是不公呢?”
“但無論如何,守義,你如果還在,該有多好啊……”
“看看這盛世吧,正如你我所願!”
還有最後兩章大唐篇就結束了,今晚第三更休息一下,整理一下世界的資料,明天更完大唐篇,後天進入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