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觀安道全那邊,隊伍就較為緩慢了,每個病患都細心診斷,不時傾聽反饋。
丘仵作鼻子嗅了嗅,聞著這兩位身上都有異味,再看醫館內那些跌打損傷的病患,頓時露出欽佩:“真是醫者仁心啊!”
尤其是這位林衝林二郎,血氣尤其重,這般儘職的工作態度,就跟三郎一樣,這兩位一旦合作,什麼案子不都是手到擒來?
丘仵作在後麵東張西望的,李彥早已經注意到他,不明白這個跟在公孫昭身邊的親信,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裡。
但他也沒有多在意,主要是看向麵前的兩位來者,一位是大相國寺內專門做中介的蔣老漢,另一位與之五官有幾分相似,隻是年輕許多,更有儒雅的書卷氣。
李彥為後者看了看眼睛:“閣下想來是日夜用功,勤學苦讀,用眼過度,才會感到眼睛酸澀疼痛……我先為伱施針,再傳你一套‘熨目之法’,以兩手相摩加熱,用以熨目,這般完成後,再輔以藥水清洗,可令目明,不再病痛。”
蔣老漢精神一振:“我弟弟科舉在即,眼疾可是大事,有林神醫此言,我就放心了!”
他的弟弟也感激地拱手道:“多謝神醫!”
李彥笑道:“我當不起神醫之稱,填病單吧,這樣後續治療也省力些。”
蔣老漢的弟弟立刻提筆,寫下一行漂亮的字來。
眼見姓名一欄寫上蔣敬兩字,再看看籍貫上寫了潭州,重名的可能性就較小了,李彥眉頭微動,打量了一下這位科舉用功,到了眼睛都險些看壞的讀書人。
沒想到他遇到的第二位天罡地煞,會是地會星蔣敬,人稱神算子,精通書算,積萬累千,纖毫不差。
那這位接下來的科舉已經注定,顯然是沒考上,才會棄文從武,更是落草為寇,後來入梁山泊,管錢糧支出和納入,名氣不大,原劇情裡結局倒也相對不錯,辭官回家為民了。
李彥念頭轉了轉,並未多說什麼,送走了蔣氏兄弟,又用針法為兩位病人緩解了病痛,輪到了丘仵作。
丘仵作來到麵前,就正色行禮:“在下丘壽,忝為開封府孔目,平日裡也做些仵作之事,見過林公子。”
說罷,丘仵作一眨不眨地看著李彥。
孔目雖是吏胥,實權卻不小,掌管刑獄,仵作就惹人嫌棄了,丘仵作所為頗有幾分離經叛道,也就公孫昭不僅能容得下他,還對之另眼相看,成爲好友。
此時為了公孫昭爭取幫手,丘仵作既不能隱瞞身份,在自我介紹時又不免有些緊張。
令他驚喜的是,李彥不僅沒有嫌棄,反倒真心實意地道:“就我個人所感,仵作是幫死者說話的職業,丘孔目能不懼臟汙,行此職責,令我佩服。”
丘仵作有些動容:“仵作之職卑賤,卻意義不凡,這正是公孫判官所想,沒想到林公子也有這般感慨,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啊!”
李彥笑道:“不敢當,我隻是想到了一些更值得敬佩的人。”
提到宋朝的仵作,他就忍不住想到宋慈。
古代最有名的三大神探,包拯、狄仁傑、宋慈,包拯是鐵麵無私,而非斷案如神,其實沒有任何的斷案高明記錄;狄仁傑的記錄則是著名的歲斷大理寺滯獄一萬七,但更多是邏輯上的分析,並不是深入到基層,因為大理寺是彙總全國上下的案件;最擅長於一線斷案的,則是寫下《洗冤集錄》,並且是名副其實大宋提刑官的宋慈。
《洗冤集錄》真的厲害,雖然免不了有著時代局限性,所言不可能都對,但相較於這個年代,簡直是神了,不僅強化了法醫學的專業強度,更將昆蟲學的一些知識融入其中,影響了後世不知多少人。
而真實的宋慈文武雙全,師公是朱熹,三十二歲考中進士,因父去世服喪了近十年,年過四旬才入官場,文治極佳不說,還帶兵上戰場,立下的戰績讓武將感到歎服,後來又總司全國四路刑獄,可謂全能之才。
電視劇裡描繪出的宋慈,往往隻展現出了宋慈在法醫學上的造詣,將官場的經曆大幅度改變,主要是過於六邊形戰士,讓人感覺有點假。
李彥對於宋慈是極為尊敬的,可惜這個時代遇不到了,但《洗冤集錄》同樣彙聚了許多籍籍無名的仵作功勞,所以對丘仵作的態度也不錯。
兩人聊起來,都感
.
到頗合眼緣,丘仵作暗道好機會,正色道:“此前林公子助我開封府衙擒得賊道,我等銘感於心,公孫判官更有意邀林公子入開封府衙任職,不知林公子意下如何?”
李彥稍稍一愣,饒有興致地看向了他:“公孫判官要請我入開封府衙?”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