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五章 當好漢開始學文化……_從李元芳開始_思兔 
思兔 > 綜合其他 > 從李元芳開始 > 第六百一十五章 當好漢開始學文化……
背景色:字体:[]

第六百一十五章 當好漢開始學文化……(1 / 2)

推荐阅读:

“張橫,張順,久聞哥哥大名,今日有緣相見,實乃大幸!請受我兄弟一拜!”???.bipai.

“快快請起!”

眼見盧俊義領了張氏兄弟前來,剛見麵就要單膝跪地,李彥將兩人扶住,心裡有些啼笑皆非。

這莫名的既視感,是怎麼回事?

而近了看,剛剛救下落水書生的張順,也才十一二歲,身材頎長,眉清目秀,稚氣未脫,他的兄長張橫則十七八歲上下,孔武有力,長相頗為凶惡。

兩人都是麵色興奮,眼神裡帶著幾分崇敬,盧俊義笑道:“哥哥義助拳館,掃滅無憂,早就在江湖上有了好名聲,當時張氏兄弟聽聞是哥哥相招,都不知道是救公孫判官,就匆匆而來。”

索超也讚道:“那時出了京師,我等一路北上往薊州追趕,誰料丁判官使了一出聲東擊西,也是張氏兄弟察覺,不然就跟丟了,這兩位在江上實乃一等一的好漢子,逼得丁判官也避其鋒芒。”

李彥抱拳:“既如此,兩位義氣過人,拔刀相助,該是我致謝才對!”

張橫趕忙道:“哥哥這是哪裡的話,你滅了無憂洞,全天下的好漢都佩服不已,更何況營救公孫判官,鳥朝廷不公……”

索超一把捂住他的嘴,嘿然笑道:“反正今日總算相逢,實在是大喜事啊!”

眾人道:“走走走!吃肉喝酒去!”

換成以往,就該去會仙樓白嫖了,但如今歲安書院內也雇了廚子,立刻安排上。

就在後院擺上一個大圓桌,眾人拿著椅子坐了,看著汴河風光,京師鬨市,如果之前不是有那跳河的慘劇,心情是很舒暢的。

後廚忙活開來,等著上菜的過程中,李彥跟張氏兄弟聊得熟稔後,詢問道:“你們兄弟倆來了京師,是準備在漕運中討生活?”

張橫苦笑道:“是時遷兄弟為我們介紹的活計,可惜做得並不爽利,怕是要回潯陽江頭了……”

李彥正色道:“具體發生何事了?若是遇到不公,我們自當相助!”

其他人也紛紛點頭,張橫笑道:“哥哥果然是熱心腸的,談不上不公,就是我隨性慣了,受不得那拘束,才想回潯陽江快活!”

李彥很清楚,這位回去後,怕是就正式乾起江上殺人的買賣了,並沒有直接勸說,而是看向張順:“張二郎呢?”

年紀還小的張順對於京師的繁華,自有幾分不舍,卻也毫不遲疑地道:“大兄去哪裡,我就去哪裡!”

張橫拍了拍兄弟的肩膀,沒了笑容,歎了口氣道:“隻可惜你跟我回去,也是在潯陽江上世代做個船夫了……”

張順對此倒不覺得可惜:“那又如何?我們兄弟這般水性,可不就是天生在江上討生活的命麼?”

張橫搖頭:“我也就罷了,你才多大,怎知自己就是那等命了?既然來了京師,應該好好讀書,將來考個功名,也能光宗耀祖!”

張順並不領情,嘀咕道:“我不喜讀書,看到字就頭疼……再說了,讀書若有出頭之日,剛剛那人就不必跳河了!”

張橫大怒,一巴掌就削上去:“你說什麼昏話呢!那朝上當大官的,個個都是讀書的,你救了個跳河的,就看不起讀書了?”

李彥也道:“漢唐名臣,多是文武雙全之輩,便是不為考進士,也該讀書的。”

張橫連連點頭,看著不遠處的講室,眼睛一亮:“剛剛我聽盧兄弟說,哥哥開辦了書院,我這弟弟從小聰慧,交給哥哥教如何?”

張順憋得十分難受,他生得一副白淨皮囊,水性天賦也是更甚其兄,可在讀書方麵從來與聰慧挨不上邊,大兄此言未免昧良心了……

李彥則有些詫異,他之前的生源都是這大半年行醫積累下的人脈,與張氏兄弟見麵連一個時辰都沒到,未免太過隨性:“你要將令弟托付給我?”

張橫卻覺得自己太機智了:“那些私塾的先生都看不起我們這等人,不肯用心教,哪比得上哥哥?”

“這話倒是不假……”

正在這時,一道聲音從後麵幽幽傳來,眾人回過頭去,就見朱武站在不遠處,神情莫名古怪,似是激動難言,又像是至今都不敢相信。

李彥招手道:“來者是客,不必那麼生分,朱學子也來坐吧。”

朱武換成之前,是不願意坐下的,但此時有些迫不及待,近前問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是林郎君專為稚子編寫的教材嗎?”

李彥微微一怔,有些尷尬。

他由於專業使然,對於文抄公很不感冒,大唐裡麵彆說詩詞歌賦了,從來沒有剽竊過一篇古人的文章。

結果到了大宋世界,也開始抄教材了……

雖然《三字經》這種啟蒙讀物,是造福天下稚子的行為,但心裡總歸有些彆扭,尤其是彆人問是不是他的作品時,總不能說是涼州商人,最終李彥也隻能點點頭:“是的,此書名為《三字經》,專為蒙學所用。”

朱武動容:“林郎君真是太低調了,這等好的啟蒙讀物,怎能秘而不宣?”

他原本見李彥在太學賣弄過目不忘的本事,還以為這位是誇誇其談之輩,如今已是大為改觀,起身拱手一揖:“我現在方知林郎君在太學所言的讀書三到,這《三字經》內容通俗易懂,又不膚淺,讀起來朗朗上口,比起《兔園冊》強的太多了!”

蔣敬原來在和安道全說話,此時也不禁湊過來,了解《三字經》後,目光大亮:“兄長何不將這教材推廣出去,那我歲安書院的名氣一下子就打出去了!”

李彥搖頭:“這《三字經》目前不宜大規模傳播,它讚同的是孟子要義,給士林看到,是要大加駁斥,招惹不必要麻煩的。”

對於後世來說,習慣了孔孟並稱,孟子的高度和孔子相仿,但實際上,孟子最初隻是儒家先賢之一,直到韓愈推崇孟子,並創立道統論,說明儒家道統一代代傳下,最後一代就是由孔子傳給孟子,孟子的地位才凸顯出來。

但韓愈並不能代表所有讀書人的觀念,至今也有許多反對孟子的人,比如司馬光就特彆不喜歡孟子,而是推崇荀子、揚雄,稱他們是王道所在,讚同他的不在少數,恰恰《三字經》開篇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就把荀子的觀念給駁斥。

所以如李彥這種文壇裡麵毫無地位的人,如果宣揚教材,引導孩子崇信孟子學說,那些反對的士大夫肯定群起而攻之,至於《三字經》的啟蒙效果怎麼樣,反倒是其次了……

朱武聽了有些遺憾:“太學裡麵諸多博士先生,若是談論儒學,可以一日不休,卻難有人肯用心給稚子編寫這般通俗易懂的教材啊,若是不傳播出去,實在太可惜了。”

李彥道:“路要一步步走,先當作歲安書院自己的教材用就很好,《兔園冊》我拿來做一個對比,真正給孩子啟蒙的,正是《三字經》《百家姓》和《千字文》。”

朱武學過《千字文》,卻沒有見過《百家姓》,這確實是北宋的產物,但目前流傳還不廣泛,太學也沒有將之引為教材,換成彆人來說,肯定要打一個問號,可此時從李彥口中說出,卻有種莫名的信服力。



最新小说: 星辰之巔星辰訣 鬥羅:天生媚骨,開局藍霸團寵 職業?狗都不打! 這個男人太懂炒作 華娛從代拍開始 我有一座鏡像屋 大道之上 假千金空間通獸世,渣哥個個悔斷腸 我以惡女為資糧 1979我的年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