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城東南,天雄寺前,一隊隊金兵飛速抵達,將之團團圍住。
這座寺院地位極為特殊,契丹族原本是沒有佛教信仰的,等到開國君主耶律阿保機統一鄰部,擴大經略,有意吸收內地文化,收攬漢人,才準備建立佛寺。天雄寺是第一座有記錄的佛寺,是遼太祖攻陷渤海部,遷徙當地的僧人崇文等五十人到都城內,始建寺安置,宣傳佛教。
隻能說不愧是契丹人,興佛都要用搶的,而遼太祖時常前往佛寺禮拜,並舉行祈願、追薦、飯僧等佛事,上有所好下必效之,佛教的信仰才逐漸流行於宮庭貴族之間。
所以這座天雄寺內,至今還供奉著安烈考宣簡皇帝遺像,地位類似於大相國寺在汴京的地位,是為皇家寺院。
當然,金國滅遼後,這種供奉給遼國君主遺像的寺廟,無疑就比較敏感,在確定了完顏阿骨打對於佛門沒有什麼好感後,這幾年天雄寺處事低調,儘量不引起高層的注意。
不過樹欲靜而風不止,佛門在遼國實在太盛行,即便有意低調,天雄寺的香客依舊絡繹不絕,在改朝換代之際,人們心頭迷茫,更需要信仰的安定,寺內高層不得不常常閉寺,以減少上香的信徒。
今日就是寺院閉門之際,聽到外麵傳來動靜,有僧人詫異地開門,寺前的陣勢令他白淨的臉上露出茫然:“阿彌陀佛,諸位施主啊!!”
為首完顏撻懶拔出腰刀,二話不說一刀劈下,看著鮮血自僧人的脖子處噴湧出來,露出殘忍之色,高喝道:“陛下有令,佛賊叛國,統統剿滅,給本將軍圍住,絕不允許有一個賊禿逃脫出去通風報信!”
“是!”
金兵拔出腰刀,殺氣騰騰地衝了進去。
聽著寺院內的慘叫聲,外麵的百姓麵色大變,有信仰虔誠的鼓起勇氣出麵:“軍爺不可,豈能在佛門淨地行此惡舉,佛祖會.啊!!”
迎接他們的,是金兵的屠刀。不服?
利刃砍下,很快就沒有不服!
“啊—饒命—啊—!!"
雖然沒有親耳聽到京師內此起彼伏的慘叫,但回到府上的完顏吳乞買,也是臉色蒼白。
他走進祠堂,看著供奉在堂內的金佛,緩緩跪倒在蒲團上,雙手合十:“大金今不得佛祖庇護,望我佛慈悲,不要降罰,將來等我繼位,定將佛祖請回,虔誠供奉,普渡子民!”
說罷,在佛像前咚咚叩首。
相比起這位,王宮邊特意修建的道觀裡,完顏阿骨打在香爐裡點燃一根香,正身坐於蒲團之上。
先將左腳提至右大腿根部
腳心向天,再將右腳扳至左腳大腿根部,實現兩腳心向天,同時兩掌心向天,自然置於兩腿上,頭頂百會穴視為頭心,自然向天。
此為五心向天的打坐之法,隨著氣息的運轉,完顏阿骨打麵容裡的焦慮逐漸散去,換成一抹恬淡。
他希望能從林靈素那裡學會雷法,再也不懼“佐命”刺殺,可惜雷法博大深,不可輕傳,隻能從打坐開始,而這份姿勢無疑極為標準,心態更是向著林靈素要求的寧靜致遠,淡泊無為調整。
但這般打坐了足足一個時辰,香早已燃儘,平日裡林靈素得到提醒,會飛速回歸,此時卻不見身影。
完顏阿骨打微微凝眉,喚來禁軍侍衛:“去京中天長觀,看看林道長是否在那裡!”
禁軍侍衛很快回歸,稟告的消息,卻令這位金帝寧靜淡泊的心態瞬間破功:“彆說林道長,整個道觀都人去樓空了?快去追,將他們統統追回來!”
上京城外,林靈素淡然微笑,拂袖離去。蠻夷就是傻。
你真滅了佛,道爺豈會奉陪?
大功告成,回燕向至尊複命是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