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要拿下這個天下,對鄭勇來說,並不難,而最難的是政治的正確性,這一問題是在擺在新生政權麵前最大的一個問題。
當年周人偷襲擊敗了商朝,為了政治的正確性,使用了多少手段?殺了多少人?修改了多少神話傳說和曆史?以至於讓中國的上古史都亂了套。而唐朝得到了政權之後又修改了多少?關隴李氏,原本就是北魏鮮卑的血統,為了把自己洗白成純粹的漢族,把老子都封成了道祖了,原始天尊都要靠邊站,神仙都可以隨便動。
更不要說後世的清朝了,為了把自己搞成中華正統,清人也沒有少做事情。
那麼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政治的正確性,隻有這樣,政權才會穩定。
想一想吧,大明的朱姓王朝,如果不是因為他們的政治正確性非常的鋼,就憑他們那些皇帝們的表現,早就應該被滅了,哪裡能到二百七十多年!
因此,政治正確性,是每一個政權都要做,也是必做的第一件,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然而,李自成基本上就沒有做什麼,他沒有文化,這也沒有辦法。
但是,鄭勇可不一樣,他政治可是相當的敏感,雖然現在手裡握著朱媺娖與朱淑蕊,可是,心裡卻仍然一點底也沒有。就算他的兩個老婆都是朱家人,那他也隻是一個外戚而已,在這個傳統文化非常硬核的時代,想要把自己扶正,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因此,他也隻是把自己的棋子都擺下了,卻遲遲並沒有發力,而是在等待。
訓練營高層商議的結果就是等待,被動的等待,等韃清來攻擊,他們才能在政治上有所借用,才會去爭取天下的民心,隻要他做了足夠的事情,在民間有足夠大的影響,達到一定的程度,到時候再有朱淑蕊與朱媺娖的相助,應該是可以拿下的。
光明正大都是說給彆人聽的,而真正要做成一件事情,那是千難萬難的,因此,所要付出的遠遠比你看到的要多,而其中又要耍多少手段,這可不是李自成張獻忠之流所能理解的。
鄭勇雖然已經在此之前做了不少的工作了,可是,現在到了自己要登場上台上,他還是有一些緊張。當然,強行拿好政權也沒有什麼不可以,就算是後遺症多,可是隻要自己行政正確,漸漸的也會把民心給籠絡住。
但是,他並不想要一個不缺陷太大的開局,他覺得自己有能力做得更好,因此,他想把自己的第一印象儘可能做得好一些。萬事開頭難,是因為,開始就會為後來打下一個基礎,而這個基礎決定著未來的很多東西。什麼叫差之分毫,謬以千裡。所以,開頭是最重要的,就比如朱元璋,在建國開始立下的那些規矩,他還沾沾自喜,可是,實際上就是這些自己沾沾自喜的設置,最終埋葬了大明王朝。當然了,朱元璋的出身也太低了,讓他格局再大一些,那也是難為他。
鄭勇可是後世穿來的,比之前所有的帝王的眼光都更加的長遠,當然不會在開始時犯下太大的錯誤,一定要做到儘可能的圓滿。
就這樣,李自成一路狂跑,回不了陝西他就下了南方,想去湖北,他是在那裡建立的自己的班底,之後回陝西建立的政權,而本質上來講,他是在湖北建立的政權,去陝西隻是想回老家光輝光輝而已,這小心眼子,真是讓人無語了。
然而,李自成心態已經崩了,他在一片石時就是被殺死了,他逃出來的隻是一個軀殼而已,他已經完全沒有了靈魂,沒有了意誌。而他的情緒自然就影響到了軍心士氣,他的軍隊成了不堪一擊的流寇,這徹底又還原了他的本質。
這就是李自成,他現在什麼也不是,隻是一隻喪家犬,一隻落水狗,吳三桂一直在追,清軍一直在追,不管他逃到哪裡,都不肯放過他,即便是高夫人和李過拚死替他阻擋,也無法擋得住。
逃到了湖北的李自成又是一觸即潰,他根本就沒有再戰的決心了,徹底廢物了。
他帶著一夥人繼續逃,結果遇上了一夥明人,當聽說他是李自成時,所有的人都怒了,因為,他李自成逼死了崇禎,禍亂了天下,讓清軍都進了湖北,於是,兩方一言不合就動了手。
程九伯以前是大明的官員,現在歸隱在家,家裡也有不少田產,算是一個小地主,生活屬於中產。對於李自成與張獻忠對於湖北的禍亂,湖北人人咬牙切齒,恨不得生食其肉。
而李自成居然隻有十八騎,而且,都已經疲憊不堪,神色慌張。
程九伯得知眼前人是李自成時,雖然他心裡也害怕,可是,卻更有一股憤怒與仇恨,於是,他果斷下令,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弄死這個流賊頭子。一來為君父報仇,二來給湖北父老鄉親雪恨。
戰鬥立即展開,而程九伯手下的都是一群家丁和農民,手裡也沒有什麼像樣的武器,除了木棍,就是鐵鍁和鋤頭鐮刀等。雙方一交手,程九伯這邊就吃了虧,這些老賊,個個都是狠手,也是殺人的高手,他們已經在無數場戰鬥中鍛煉出來了,所以,那群民團一上來就被殺死了幾個。
然而,這卻一下子捅了馬蜂窩,這民團裡來的都是本村本鄉的族中子弟,人人都沾親帶故,這一死人,那可是一件天大的事情,他們好歹可是有數十人,而對方才有十八人,而且還狀態不好,這讓他們怎麼能忍得下這口氣,於是,所有的人都紅了眼睛。
當然,就是紅了眼睛他們也不會這十八騎的對手,人類在馬上,還有盔甲,有精良的武器和純熟的戰技,雙方差距那是極其懸殊的。
因此,在戰鬥了一會兒之後,結果又有幾個青壯被殺或者被傷了。
程九伯雖然很想斬殺了李自成,可是,這些青壯也都是自己族中的子弟,如今已經死傷多人,卻奈何不得他們一點,知道這一次是出了不了心中的這口氣了,而他一個文官也沒有辦法動刀子,但是,這麼放走了近在眼前的李自成他又心裡憋得難受。於是,看到地上有石頭就撿了一塊合適的用力投擲了過去,結果很湊巧的就擊中了李自成,他大喜,又去撿石頭,殺不死他擲他幾塊石頭出出氣也好啊。
於是,他又擲了一塊出去,然而,這一次他貪心了,石頭有點大,居然沒有擲到就落了地,他恨恨的對身邊的兩個家丁道:“你們幫我擲,幫我出出這口氣。”
兩個家丁立即丟了手中的木棍,去撿了石頭用力擲,結果效果竟然很不錯,而其他人看到了也受到了啟發,立即也隨地撿石頭去投,數十人一起擲石頭,有的沒有打到,有的打到了人,有的打到了馬,這一下子形勢完全不同了,李自成他們隻有被打卻沒了還手的能力。
民團們一看這法子可行,就立即全力投擲,李自成他們招架不住,就想催馬逃走,可是,他們被圍了,想讓他起速並不容易,而且,馬也有些疲憊,並是不是很配合。
但是就是這樣,他們也用手臂阻擋著向前衝,隻要衝進人群,他們還怕這群烏合之眾嗎?
看著李自成他們就要衝上來了,而且石頭也隻能打疼人,卻打不死人,他們都有盔甲,防這些小石頭沒有任何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