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國公麵色沉沉,卻不陰冷,默思片刻,或點頭折身,或冷哼輕笑,或不發一聲,紛紛離去。
魏繩祖望著如亂雲入山的諸位國公離去,登時鬆卸下一口氣“呼。——這,這……就這麼簡單?就這樣走了,他們就如此聽少帝的話?”
韓陰眸子微冷,緊緊盯著李持節,幽幽道“商子殷有這個傲慢,也有這份實力。所以他敢。”
李持節連忙俯身欲跪。
韓陰強硬地製止道“我是關外之人,九省修士,從不行跪!也不需要自己的麾下表露忠心!”
李持節心中暗暗釋然,輕鬆起來。——他賭對了。
韓陰對商子殷總是時賢是默,時而為商子殷寂滅群賊,時而又冷眼旁觀商子殷操勞與戰爭。
這是因為韓陰九省修士、外來大將的身份,以及韓陰受其威脅、行不由己的原因。
但李持節不能。他想要的是傳之後世的勳業,更是顯赫當朝的貴位。他要自成一族,做一族之長。
悲憤不甘的人既然投靠了韓陰,又怎能忍受他左右反複,最後取憎於商子殷。
索性推一把,逼一下。
果然成了。其實韓陰自己也知道這些道理。
李持節更加欣慰。將不怒而興兵,韓陰怒而不怨、憤而不狂,是一個真正值得依附的人。
韓陰卻沒有想太多,隻是轉身呢喃道“我需要取證於己。——但首先,我要先投身廬山,不在廬山深處,怎得切身知曉亂象。”
韓陰看也未看李持節,隻是冷冷吩咐“商子殷是一個有大氣量的人。他既然允許充實我的權利,那麼你就應當去找王之韋、高洋等人,去組建屬於我的部曲。去吧。”
李持節淩然領命,帶著三百人直奔他處。
待到韓陰再次入賬,數名持盾修士這才緩過氣來“呼!嗐呦,這憋氣最久的,還是咱哥幾個。韓陰那家夥…還是有點本事的。”.
………
商國真的沒有有如韓陰般長於勁旅、殄其烽煙的人物嗎?
或許單一個一個地比較軍事本領。是沒有的。
但俗話說,三個臭俾將,頂個諸葛亮。——商子殷身邊,總有人聚在一起,想出韓陰想到的辦法。
也總有人能分彆在勇武、能征、擅策等諸多方麵勉強追上韓陰。
商子殷為何非要一個韓陰。
或許是他想要千金買馬骨,告訴天下人:看,這樣一個九省修士,猶能做我的大將軍!
又或許他確實需要一個並不深涉商國利益的外人來掌控國家暴力?
各有各思,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總之,這一天,韓陰算是真的要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