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麗麗心裡憋著火,怕再待下去跟金秋盛吵起來,便借口買海參走了。
雖然羅一說了不著急,可薑麗麗離開租的房子不想回家,又沒什麼事做。便又給賣海參的同學打了通電話,去了他家開在市區的店麵。
一個一個的挑了一百個頭的a級即食海參,打好包裝後那位同學開著家裡的破微型,幫忙送到了客運站……
客車走國道,時間上不大保準。按發車點兒算,大概晚上七半點左右能到安市。
羅一頂著七點鐘到了客運站,雖然預料到大雪可能會影響交通,卻沒想到一直等到了快九點車才進站。
把兩個泡沫箱的海參裝進後備箱,急匆匆的趕回家時,曹芳已經自己打車走了。
路上除了冰就是雪,羅一大半夜的在外麵跑,董麗潔有點不放心。見他搬了兩個箱子進門,這才踏實下來。
關了電視,問他:“怎麼不直接送過去呀?”
“太晚了,回頭再找個時間吧。”
“我看看,啥樣的?”董麗潔頭一次聽說有真空包裝的即食海參,有點好奇。
羅一也想看看品相,箱子放到餐桌上,找剪子劃開封膠檢查。
那麼貴的東西,還是薑麗麗一個一個挑的,自然差不了。單個的獨立包裝,看著就乾乾淨淨的。裡麵封著的海參個頂個的有一捺來長,目測直徑超過了三厘米。
對董麗潔來說,單個十七八厘米的海參不稀奇。逢年過節時,老爺子那兒5a級7a級,單個三四十厘米長的都見多了。
挑了幾個捏了捏,肉質很緊實。又檢查了包裝上的生產日期和執行標準。
雖然沒看出問題,但還是有點擔心。
“這玩意開袋直接吃?”
“嗯,即食的。”
“衛生嗎?你們於校長心臟不好,彆吃壞肚子。搞不好就得出大事兒!”
“放心吧,我姐同學家產的。彆看廠子不大,但設備是小日子那邊進口的,技術正經挺先進呢。”
眼下國人對小日子的東西還是很推崇的,尤其是衛生和食品方麵,幾乎到了已經有點迷信的程度了。
董麗潔也不能免俗,聽到羅一的話,心裡頓時踏實不少。看著箱子的海參,問:“多少錢一隻來著?”
“合下來不到六十一隻?”
“這麼大個兒,那還真不算太貴。”董麗潔聽到價兒有點心動。
不過,說不貴,是對應東西本身的價值,不是從個人經濟條件的角度出發的。
六十一隻呀,幾口就吃了。就眼下這人均收入水平,有幾個家庭能承受起?
稍稍猶豫了一下,董麗潔問:“這是a級?”
“嗯。”
“b級能有多大?”
“大概……十四五厘米?應該不小於十三厘米。”羅一也不大保準。畢竟海參的好壞,並不是單純的看大小。
“多少錢一隻?”
“合下來三四十吧,四十多點?差不多。”
董麗潔又猶豫了一下,似乎咬了咬牙:“你求你姐,再幫忙買點。”
“買多少?”
“嘶~”董麗潔默默算了算,有點拿不定主意。
“送誰啊呀?”羅一納悶。
“唉~”董麗潔歎了口氣:“我和你吳叔商量著,準備過年帶吳筱去看看她爺爺奶奶。”
羅一懂了,說是看吳筱的爺爺奶奶,但吳海岩老家的村子屬於大家族群居,左鄰右舍房前屋後都是親戚。
當年全村都窮,吳海岩家更是窮到褲子都穿不起。他能把三年高中堅持著下來,毫不誇張的說,是全村老少爺們大娘嬸子從牙縫裡摳糧食,咬牙供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