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公公叫康熙!
張廷瓚沉默了一會兒道:“四妹生在京城,長在京城,廷玉他們也是前程有望…”
張英望向長子,不由皺眉道:“桐城幾家老親,已經來信打聽婉儀之事
婉儀就是他嫡幼女,張廷瓚胞妹,今年十三歲,到了擇婿的年紀。
張廷瓚道:“三妹夫自幼也以才子聞名,現在如何呢?十幾年不第,三妹辛苦,竟要變賣嫁產,繡花織布,才能維持生計。”
即便運氣好些,早日供出夫婿又如何?
桐城民風保守,禮教森嚴,要求女子賢良。
“四妹天真爛漫,習慣京城生活,怕是不習慣老家舊俗
張廷瓚接著說道。
老家那邊的舊俗,即便是官家小姐出嫁,也要洗手羹湯,侍奉翁姑。
還有就是多是書香大族,最重規矩體麵。
嫁出去的女兒,就是旁人家的婦人。
這也是為什麼張家曉得出嫁女過的艱難,也不能用心貼補。
兩家都是世姻,如今一起一落。
越是如此,行事就越要小心,否則傷了情分不說,還會壞了名聲。
張英年過花甲,也有舔犢之情,對於幼子幼女還是不同的。
整個大清治下,京城的風氣不是最開放的,可是京城的女子的確是過的最愜意的o
他望向張廷瓚道:“你在九皇子府當差半年,怎麼之前沒想到這個,現在想到這個?”
張廷瓚道:“早先關於八旗女子生活肆意,兒子隻聽同僚私下裡譏諷過,不曾親眼目睹,如今在九皇子府半年,也算長了見識。”
九福晉就是典型的八旗貴女,出身勳貴,得嫁皇家,要是換了漢人千金,如此定要戰戰兢兢,賢良淑德。
九福晉卻從沒有過。
皇家也沒有就此挑剔的意思。
還有平郡王府的官司,揭開平郡王府祖上幾輩故事,也讓他開了眼界。
一輩輩的女子,都夠烈性的。
還有隔壁的八貝勒府,八福晉現在雖靜養不出,可是關於八福晉前兩年的跋扈事跡也眾所周知。
漢人講究男尊女卑。
女子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
八旗卻不是這樣。
夫妻更匹敵一些。
也重外家、姻親,娘家也能說上話。
八旗還敬老,老祖母當家的人家大有人在。
“廷玉不必說,就是下頭幾倜小的,讀書資質也不差,往後正好可以給四妹做靠山”
說到這裡,張廷瓚道:“福鬆阿哥現在就是四品,而且在讀書上頗有天分,聽說九福晉也有博學強記之才,等到往後有了兒女,即便不必貴親提挈,也能以科舉晉身,日子會輕鬆許多……”
張英聽了,撚著胡須,亦是心動。
三女兒的際遇,確實讓他心酸無奈。
幼女是他的老來女,也盼著有個妥當人家。
對於姻親故舊人家的提親,遲遲不點頭,也是害怕許錯人。
當時三女許人時,也是他親自挑的女婿,看著是個讀書種子。
可是現在三十好幾了,卻是卡在鄉試那一關。
“八旗也講究世姻,都統府那邊什麼意思呢?”
張英道。
張廷瓚道:“齊錫收了福鬆阿哥為子,雖沒有入籍,卻是跟親生子一般待的,應不會在董鄂氏族人擇親,至於他們家的姻親,多是正紅旗與鑲紅旗宗室,也不能為福鬆阿哥選親……”
說到這裡,他道:“十阿哥曾為福鬆阿哥牽線,相看尹德之女,後來有了變故,婚事未成”
張英想了想,道:“回頭我跟你母親商量商量此事。”
張家子嗣繁茂,張英總共有七子四女,除了五子早夭,其他都立下了。
十個子女中,除了幼子是庶出,其他都是姚夫人所出。
張廷瓚也曉得事緩則圓的道理,可還是道:“之前福鬆阿哥不怎麼出門,如今經了這‘舞弊案’,跟同科八旗舉人也往來走動起來,若是父親有擇婿之意,還請早做決斷……”
張英點點頭。
張廷瓚這才退了下去。
他是長子,下頭三個妹妹後才有了其他的弟弟妹妹,跟二弟張廷玉相差十七歲,跟幼妹差了三十來歲,從小當女兒待的。
張英沒有耽擱,去見夫人去了。
姚夫人比他小三歲,今年也是花甲之年,可是因性子豁達,又是養尊處優多年,看著如同五十來許人。
夫妻很是恩愛,要不然也不會兒女不斷。
聽了丈夫的話,姚夫人很是心動。
十七歲的四品官,又是相貌出眾,家風素淨的,哪裡有這麼好的親事呢?
這簡直是所有丈母娘都喜歡的女婿人選。
不過看著張英似有猶豫,她曉得丈夫的顧慮,怕桐城那幾家老親非議。
她就道:“這些年家裡兒女婚配,都可著那幾家了,也是有情有義了,若是有回絕不了的人家,就給老六、老七兩個相看吧……”
老六就是姚夫人五十歲那年生下的幼子,今年十歲老七是妾出庶子,今年八歲o
張英想了想,道:“還是先讓老大跟九阿哥那邊通通氣,或許人家有其他打算…”
就跟他們的兒女親事多是同鄉故舊一樣,八旗結親,有時候也看旗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