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到家門前,就見林元景的馬匹被另一位家仆牽進去,兩人竟是前後腳回家。
聽到後麵傳來馬蹄聲,林元景轉過頭去,就見到在軍營中給自己帶來震撼消息的兒子,翻身下馬,讓林三去還馬,自己則走了過來“父親!”
林元景也趕緊下馬,隨後又覺得自己太熱切了,輕輕咳了咳“二郎回來了啊,今日可還有什麼事情?”
李彥道“並無大事。”
林元景看著他平淡的表情,突然覺得雙方對事情大小的看法似乎不太一樣,又換了種詢問方式“你今日可做了什麼事情?”
李彥倒也不是故意隱瞞,但這位便宜父親是屬鹹魚的,又不是李德謇,還能討論一下朝堂局勢,何必多言呢?
當然對方既然問了,他也不會說謊,將剛剛發生的事情簡單概述了一遍,包括晚膳不在家裡吃了,商丘行會的管事章裕要請客。
林元景本來就是問問,聞言不禁怔住,自己的兒子居然又成了六大行會的座上賓客,下意識地叮囑道“不可招惹事端!”
李彥正色道“請父親放心,這些也隻是因緣際會,在沒有利益衝突之前,我和行會自然是你好我好,達成雙贏。”
林元景張了張嘴,突然發現自己沒什麼好說的了,似乎隻剩下浸淫了幾十年的家傳槍法了“你的寒星冷月槍練得如何了?”
李彥奇道“父親不是前幾日才教我嗎?”
難道對方看出自己當時就學會了?
林元景有些尷尬,輕咳了一下“你天資出眾,性格又沉穩,或許能在十年內將此槍練得大成,日後再有進步,為父甚是期許。”
李彥這才釋然,倒是頗為讚同“不錯,我也正準備將林家槍法推陳出新,父親的寒寂槍可否借我一用,平日的白蠟杆子不太合用了。”
林元景覺得自己終於派上用場了,大踏步地走入屋內,取出一杆式樣古樸的大槍,遞了過來“你便拿去吧!”
李彥接過,就見槍頭尖銳分刃,鋒芒四射,槍身色作淡銀,紋理渾然,他手腕輕輕一抖,就有一股寒芒掠過,不禁讚道“真是一柄重殺伐之氣的好槍!”
……
宋朝爲充實國庫,增加稅款,有一個“設法勸飲,以斂民財”的政策,為了使民眾縱酒暢飲,城鄉酒肆林立,汴京的酒樓夜市更是往往通宵達旦。
這其中的代表,就是七十二家正店,每家都有自己的品牌美酒,也隻有它們才有資格釀酒,其餘的腳店隻能先從正店買,充當中間商含淚賺取差價,再賣給顧客。
而這些酒樓的佳釀,也確實對得起招牌,比如樊樓的“眉壽”“和旨”,鐵薛樓的“光祿”,會仙樓的“玉胥”,時樓的“碧光”等等。
名店出名酒,名酒襯名店,形成品牌效應後,單單是賣酒,這些正店酒樓就足以財源滾滾,其後飛速膨脹,到了北宋末年,各個都已是高檔的餐廳。
其中會仙樓無疑是排名前列的酒樓,地段更是極佳,坐在樓上靠北臨窗的座位,不僅可以縱覽汴河勝景,還可以望見虹橋間隔的開封府衙。
華燈初上之後,李彥第一站抵達的,不是會仙樓,反倒是對岸的開封府衙。
此時官吏早已下班,他熟練地翻了進去,一間間屋舍走過。
路過一間時,他的腳步稍稍一頓。
因為裡麵正有一道細微的呼吸聲。
公孫昭直接就躺在工位上,熟睡過去,但腰間的紫金劍依舊放在身側,保持著警惕。
這種公司是我家的精神,讓人感歎,李彥順便就逛了逛他的家。
不得不說,開封府衙的官吏工作還是很得力的,府庫分門彆類,對於搜查十分友好,李彥沒有花多少時間精力,就取出了一個箱子。
拭去上麵的灰塵,取出裡麵的輿圖展開,圖名的位置,正寫著鬼樊樓無憂洞。
李彥默默感謝了包拯,將圖收好,箱子放回原位。
大唐時期,他練功的地點,隻在家中和內衛的練武場上。
這個世界,局勢不同,練功也得換個地方,換種形式,多多積累經驗了……
夜黑風高當殺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