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正仔細觀察,發現對方的語氣裡雖有感激之意,但眼神毫無波動,就像是複述一件稀鬆平常的小事,手指頓時在刀柄上摩挲了幾下,湧動出一個戾氣。
但他並未真正做什麼,反倒是刻意攀談起來。
等彼此聊熟悉了,曹正已經完全確定對方是心性涼薄之輩,表情徹底冷淡下來“李管家累了,今日就說到這裡吧……”
李固此時確實累得不行了,感覺倒下就能睡著,打了個長長的哈欠“那我走了,告辭!告辭!”
他轉身離開,沒有發現身後李固那淩厲的眼神“此人留在書院,必然是個禍害,得找個機會收拾了……”
“李管家,過來!”
且不說曹正在相處了短短兩刻鐘,就看清了李固是個壞胚,這位任勞任怨的管家剛剛想去休息,就聽到李彥的呼喚聲。
他拖著疲憊的身軀,來到後院,看見一群魁梧的大漢,坐在一個個蒲團上,仰首看著年輕的院長,氣氛難以形容。
反正跟講室裡麵稚子學習的朝氣蓬勃很不一樣,有種雙方都受折磨的感覺。
李固很快知道,自己的感覺是對的,因為這位林院長的表情很不好看“你去定十份香飲子,作為課件茶飲,選周家鋪子的香薷飲,要熱飲。”
看到這位難受,李固就很開心,哪怕累得完全不想跑腿了,但還是強提一口氣,宏聲道“是!”
李固去定外送了,李彥轉過頭來,看著這一群好漢們,還真有點難受。
事實證明了,調教一群沒有天賦的人,過程是很痛苦的。
他目前並沒有講什麼高深莫測的授課內容,就是從《論語》和《孫子兵法》入手。
這可以說是文武裡麵最容易入門的兩本書籍,誰都能聊上幾句,但也是最博大精深,難以徹底吃透的兩本書籍。
尤其是《論語》,即便是儒學宗師,都不敢誇下海口吃透,甚至孔子都不行,因為這個時代的儒學早就成了大雜燴,當真是百花齊放,什麼學說解釋都有,閱讀理解做得太厲害後,孔子即便重生過來,保證也得懵掉,然後一個個大逼兜抽過去,你們敢說這是儒家?
李彥原本授課也挺勉強的,直到有了思維殿堂,才把後世無數人注釋探討的成果,用一種最深入淺出的方式講解出來,無形中已經大大降低了門檻。
他的目的也不是培養書呆子或者紙上談兵的將領,更多的是讓這群好漢擁有更全麵的思維方式,更大的格局,才能擁抱更廣闊的未來。
朱武和蔣敬顯然是最能聽懂的,也獲益匪淺,每次來都聽得異彩漣漣,而他們大部分時間還要去教稚子啟蒙。
接下來直接斷檔,到了安道全、花榮和時遷雖然是第二梯隊,能理解的部分就比較少了,隻能死記硬背,指望著遇到類似時能夠靈光一閃。
第三梯隊的索超和張順就比較尷尬了,眼神裡大多數時候都是茫然的,估計死記硬背都記不下來。
第四梯隊是盧俊義,全程茫然。
我是誰?我在哪?我在聽什麼?
在正式教盧俊義之前,李彥很難理解什麼叫“一個人練武練得腦袋裡全是肌肉”,現在明白了。
說他蠢吧,盧俊義習武很快,之前教他運勁時,理解能力是相當可以的。
說他不蠢吧,認單個字還好說,整句話就有些費勁了,彆講《論語》和《孫子兵法》,《三字文》他都不見得能吃透。
最後的總結,也隻能是完美的詮釋出一句話,天生不是讀書的料。
而除了朱武和蔣敬外的其他人,雖然沒到盧俊義這地步,也即便學習下去,恐怕也不會有太大的效果,事倍功半。
李彥想到大唐時期的上官婉兒,再對比眼前這一雙雙略顯呆癡的眼睛,不禁暗暗歎了口氣。
要不彆造反,讓趙宋王朝苟延殘喘著得了?
不行!
自己選的路,硬著頭皮,也要走下去!
所幸當某位管家拖著行屍走肉般的步伐,回到書院,在門邊上倒頭就睡時,李彥的天賦欄同樣一閃。
一個師者夢寐以求的天賦,終於改變了狀態。
貴為人師(生效)
李彥起身,走到傻乎乎的盧俊義身前,拿出戒尺,在他的腦袋上敲了三下。
啪!啪!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