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藝丹“……”
怎麼會有這種人。
真是氣死她了!
唐教授“……”
他怎麼覺得這話有點兒熟悉的感覺?
談墨躲在劉導身後,偷偷地朝唐教授擠了擠眼睛,以口型無聲的念出“申靜怡”三個字。
都是跟申師姐學噠!
綠茶什麼的,她自己是不會噠!
唐教授“……”
“現在,還交流嗎?”胡老師問道。
楊光遠踏前一步,對談墨說“談墨,既然你是《魏晉傳》的顧問,從劇中也能看出,你對這時間的曆史很熟悉。我便不問這個了。”
他微微一頓,說“微子開者,殷帝乙之首子而帝紂之庶兄也。紂既立,不明,淫亂於政,微子數諫,紂不聽。及祖伊以周西伯昌之修德,滅黎國,懼禍至,以告紂。”
“這是《史記》宋微子世家。紂曰‘我生不有命在天乎?是何能為!’於是微子度紂終不可諫,欲死之,及去,未能自決,乃問於太師、少師曰‘殷不有治政,不治四方。我祖遂陳於上,紂沈湎於酒,婦人是用,亂敗湯德於下。殷既小大好草竊奸宄,卿士師師非度,皆有罪辜,乃無維獲,小民乃並興,相為敵讎。今殷其典喪!若涉水無津涯。殷遂喪,越至於今。’”談墨慢慢誦來,“還要我繼續嗎?你隨便說第幾行第幾個字,我都可以的。”
郝藝丹低聲對其他人說“《史記》最有名,我們就不對這個了。”
“可是,《史記》分五部分共一百三十卷,難道她還都會不成?”曲元奇低聲說。
“那難道我們都會不成?”郝藝丹低聲說,“我們總共加起來會背的也隻是其中一小部分。”
“再試試她!她一個人,總不可能有我們所有人會的多。”曲元奇說罷,站出來,高聲道,“文帝時,東陽侯張相如為太子太傅,免。選可為傅者,皆推奮,奮為太子太傅。及孝景即位……”
“《史記》萬石張叔列傳,以為九卿;迫近,憚之,徙奮為諸侯相。奮長子建,次子甲,次子乙,次子慶,皆以馴行孝謹,官皆至二千石。”談墨不假思索的回答。
她沒彆的,就是看的書多,還都能記得住。
《史記》甚至都不是她現在看的,師尊早就念給她聽過。
“《史記》是不成了,恐怕她最先看的就是《史記》。畢竟,這個名氣最大。”楊光遠低聲商議,“二十四史,我們選彆的,小眾一些的。涉及魏晉南北朝的,是不行了。”
“《金史》怎麼樣?我最近在學。”駱向偉的話,讓眾人眼前一亮。
“可以!”
於是,駱向偉站了出來“皇統間,以宗室子例授光祿大夫,封葛王,為兵部尚書。天德初,判會寧牧。”
說完,駱向偉便退回隊伍中,得意的低聲與楊光遠等人說“我特意掐頭去尾,選了中間的部分。《金史》的內容那麼多,談墨怎麼可能全部背下來?退一萬步講,她就算真的全部背下來,我不信她能在短時間內就搜索到匹配的內容,她是人腦,又不是電腦。”
“沒錯,你看談墨現在都不說話了。”郝藝丹得意道。
“你們商量完啦?”談墨等他們竊竊私語完了,才說,“商量完了,我可就說了。”
華大眾人看向談墨。
她難道還真的知道不成?
剛這麼想著,便聽談墨說“明年,判大宗正事,改中京留守,俄改燕京,未幾,為濟南尹。貞元初,為西京留守,三年,改東京,進封趙王。”
華大眾人“……”
談墨回頭問胡老師等人“胡老師,以往京大和華大之間的交流,就是這樣子的嗎?”
“差不多吧。”胡老師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