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道帝尊!
如果說在這個時空中其他幾個仙域的傳城,也都和太上仙域內的傳送法陣一致的話,那麼每年通過傳送法陣前往塵夢仙域的兒童及其護衛,有一半人並沒有直接到達塵夢仙域,而是隨機來到了此處,再從此處的傳送門去到塵夢仙域。
“多此一舉!”秦塵評價道。
因為秦塵很清楚,這和傳城耗材不合理的傳送門一樣,既然存在就必然有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和道理。
想到這裡,秦塵的道法化身已然來到了相隔幾百裡外的小城之中。
與其將這片區域稱為小城,不如說是一個大型營地,一名成年人身邊帶著幾名不同年齡的兒童修煉,看起來和自己時空裡沒有什麼區彆。
或許這裡隻是十三大仙域用來曆練的地方。
而此時已經前往到了另一個坐標點的秦塵分身,望著四周十二座高聳的傳送門,其中的坐標分彆對應著秦塵原本就熟知的另外十二大仙域。
有著和此先太上仙域的傳城同樣的配置,不用問也可以輕易分辨,這裡才是塵夢仙域內負責通往其他仙域的傳城。
甚至傳城中的街道,建築都與太上仙域內見到的如出一轍,不禁讓秦塵聯想,其他未去的十一仙域內的傳城也是同樣的格局構造,從傳送法陣再到城市都很有可能出自同一人之手。
但若要說與太上仙域內傳城的區彆,一是太上仙域那邊天才剛剛破曉,而這邊已是豔陽高照,二是塵夢仙域中的靈力相比十二大仙域而言,有些過於充沛了。
很明顯,這裡已經不位於十二仙域的位麵,難怪在這裡能夠讓修行者更加輕易地突破到仙王的境界,而在審視一番後,秦塵也確確實實對這個時空的與眾不同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秦塵竟然也一時間無法想象出,能夠擁有如此大手筆將半個修行界變革的,到底是誰在背後一手操作。
當然最後的人選無非是這個時空的歸,或者是自己的老爹牧雲。
聯想到歸在鏡空間世界裡所說,自己所在時空是第一時空,有人想要且有能力改變時,才導致出現了後續無數個時空,而此時秦塵所在之處,若是真的為最後一個時空的話,是不是說明有人將世界改變成功了呢?
如果這個人至始至終都是虛以及詭的話,那虛和詭存在地最終目的又是什麼?
在秦塵看來,虛和詭可沒有一顆赤子之心,無論是虛還是詭,都是這個宇宙中的欲望被無限放大後的集合體,是陰暗的產物,做出何種違背人性的事情都能聯想到他們,但偏偏這種造福的事情跟他倆一點關係都沒有。
但或許正因如此才在虛和詭的基礎上,出現了歸,若是歸真如他自己表現的一樣,那便能解釋通。
又或者說,無論是虛還是詭再或是歸,他們在不同時空中隻會有一個存在,之所以前麵衍生出了無數的時空,正是因為詭一直沒有完成最終目標,而在其成為歸之後,恰恰這個最終目標發生了改變,並且完成,那麼是不是也能解釋通這個時空成為最後一個時空的原因。
秦塵感覺自己此時更像是一名旁觀者,正在平靜地觀察著這個時空的變化,無論這個時空最終走向何種結局,似乎自己都不想過多的參與。
就如同這裡的一切都隻是一場夢,終有一天秦塵會通過鏡空間世界回到自己所在的時空裡,而那個時空裡一切安好,夢醒了就好了,夢中的人和事都與自己無關,自己也無權參與。
可偏偏自己還是在有意無意地參與了其中,秦塵隱隱有一種猜想,那就是自己出現在這個時空裡,是必然的。
如果自己隻是恰巧在鏡空間世界中偶遇了歸,並且偶然地和牧雲一起跟隨歸來到這個時空之中,不論自己是否回避,都會觸動這個時空改變原本的走向,如同浪花一般,一浪蓋過一浪,最後會在海麵上掀起更大的波浪,從而會生成新的時空。
如是這樣,那“最後一個時空”就又不成立了。
處在太上仙域傳城處的秦塵本身心念一動,將兩道分身召回,實際上秦塵完全可以像當初在混沌古世界利用大道模擬出無數個玉逍遙探尋整個古世界一樣,幻化出無數個秦塵來將此處以最快速度探尋完畢。
隨後前往下一個世界位麵,依次向上尋找答案,最後找到牧雲以及歸,當麵從歸的嘴中得到這個時空的真相。
秦塵猶豫了一下,最終放棄這種做法,就如同不想親手破壞一個夢境一樣,不想過多乾擾這個時空中的人或事,隻是安靜去做一個觀察者。
就連秦塵自己都未察覺,自從自己成為時空的宇宙之主並融合眾多世界之心後,愈發地被命運帶動著走了,而秦塵就這樣靜靜地在傳城等了幾日,等到了護送逐狄前往塵夢仙域的日子。
這兩天秦塵也享受了難得的清淨,一是不會擔心自己時空那邊親人朋友的安危,另一個也是不再疑惑自己父親的去向。
甚至秦塵忍住了對這個世界的世界之心的試探,按照時間點來看,此時這個時空中並沒有產生宇宙之主,也就不會有人融合世界之心,不出意外的話,秦塵也是可以在這個時空裡嘗試融合世界之心。
雖然在融合了世界之心後,能夠像在自己時空裡那樣,更加輕易地感應到天地萬物甚至每個人的想法,可以省去很多時間。
那這樣做也必定會破壞這個時空中原本設定好的軌跡以及天地萬物的命運,而不知不覺中,曾經不滿被命運安排的秦塵,如今竟改了性子,順了命運。
與其說是順了命運,不如說是此時的秦塵已然掌握了改變彆人乃至世界命運的能力,隻是秦塵自己並沒有意識到罷了。
所謂觀察者,獨立於世間而俯視蒼生,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遠高於世間,才能一眼望去將天地收於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