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曆山大四世!
由於羅馬和沃爾西人的關係不睦,馬爾庫斯·波埃特利烏斯·利波沿海岸線走到拉蒂納,再轉而向東前往索拉,索拉是薩莫奈人從沃爾西人手中奪取的城市,此時由生活在薩莫奈西部的考迪尼人駐守,而位於東北方的卡拉切尼人和中部地區的彭特裡人都在趕過來的路上。
羅馬準備了很多木材打造起了攻城錘和攻城塔樓,羅馬現在還沒有弩炮,最早也要公元前3世紀的時候才出現。索拉是進入考迪尼的橋頭堡,聚集著大約5000左右的考迪尼士兵,羅馬人的野戰能力和攻城能力都不差,羅馬士兵手持大盾和短劍,非常適合攻城時候的近身肉搏。而考迪尼人也並沒有打算死守這裡,堅守了三天在損失了兩千多人後往東退走了。羅馬人的死傷也差不多。
這次攻城戰第一軍團的盧基烏斯·弗裡烏斯·卡米盧斯(擁有“祖國之父”稱號的馬庫斯·弗裡烏斯·卡米盧斯的孫子)拔得了頭籌,他身先士卒,帶領第一軍團的第一步兵大隊非常神勇攻地占領了城頭。
執政官馬爾庫斯·波埃特利烏斯·利波為此通報全軍讚揚了他的大無畏精神,並把表彰信發往了羅馬。對此,盧基烏斯並沒有表現得有多高興,比起他的祖父來,這點實在算不得什麼。
攻占索拉以後,利波留下兩千人固守城池,這是羅馬人的後路,一旦有變可以立刻退往這裡避免被全殲。接著率領一萬四千人向薩莫奈的中心波維亞努姆城挺進。
兩日後,南方和北方都陸續傳來了消息,原本準備回羅馬的蓋特裡烏斯聽說馬爾庫斯·波埃特利烏斯·利波帶領大軍正在征討薩莫奈,並且他的好兄弟盧基烏斯也在,於是準備前來相助,並帶來了馬其頓人已經對薩莫奈人開攻了的消息。
而北方傳來的消息則不是很好,薩賓人成立了部落聯盟,派遣聯軍入侵羅馬,導致原本要從北麵進攻薩莫奈的隆古斯停下了步伐,羅馬元老院傾國之力再次征召了兩個軍團由費邊率領與隆古斯會師,共同對付薩賓聯軍。
對此,利波心裡既有憂愁又有興奮,原本這種情況他靜待費邊那邊的會戰結果,或者等馬其頓擊敗希爾皮尼人後與之會師再轉而一起對付薩莫奈人,畢竟現在已經得知隆古斯短時間內已經沒辦法過來一起對方薩莫奈人了,他將直麵對方三個部落,這是很艱難的。
“將軍,我覺得我們不能再往山裡走了,薩莫奈人的軍隊起碼兩倍於我們,我們不能這樣盲目地前進,弄不好就被他們埋伏了。”盧基烏斯雖然英勇但卻並非莽撞,他有乃祖之風,頗有膽略,對利波的孤軍深入並不讚成。
而臨時加入的蓋特裡烏斯則暫時默不作聲。
“你以為我是狂妄自大,不把薩莫奈人放在眼裡嗎?你隻知道軍事上我們艱難,可是政治上我們更艱難。當然,作為將軍,你並沒有錯,可是作為執政官,我卻要考慮的更多。試想如果費邊那邊一旦戰敗,我這邊沒有任何成績,我將隻有撤退一途,而薩莫奈人一定會追著我們,到時候羅馬將麵臨薩莫奈人和薩賓聯軍六七萬人,隻要希爾皮尼人在大山裡拖住馬其頓人十天半個月的,就算羅馬軍團善於平原作戰又如何,在絕對的實力麵前,羅馬恐有亡國之危。”馬爾庫斯·波埃特利烏斯·利波眉頭緊鎖地說道。
眾人舜嘉被利波的話震驚,他們都隻想到了眼前的戰事,卻沒有想到更深的層次。蓋特裡烏斯突然想到了亞曆山大,從馬其頓人口中聽說亞曆山大一路走來的事跡也是讓他非常的佩服,他將自己代入亞曆山大,似乎最後也隻有這一條路可走,畢竟回軍幫助費邊顯然來不及,如果自己這邊不能重創薩莫奈人逼迫其簽訂和約,等到費邊那邊戰敗的消息傳來,薩莫奈人必定會死死咬住自己,似乎隻有快速追擊並逐個擊破考迪尼人、彭特裡人和卡拉切尼人,才能挽回戰局。
“馬其頓人雖然強大,但是從南邊一路過來都是山路,非常難走,又有希爾皮尼人的阻撓,他們熟悉地形,從波騰提亞到貝內文托有多少路,貝內文托是希爾皮尼人的主城,他們一定要在那死守,就算馬其頓人攻破貝內文托,從貝內文托到我們這裡還有100羅裡,就算是在平原上,急行軍也要四五天吧,何況還是山地呢。現在也不知道他們到哪裡了,估計還在山裡麵跟希爾皮尼人玩追迷藏。我們現在隻有一條路可走就是追擊,以最快的速度擊敗考迪尼人。另外,蓋特裡烏斯,你要儘快派人了解馬其頓人的動向。讓他們儘快趕過來。萬一我們真的事有不逮,說不定也需要他們幫忙。”
盧基烏斯看著一臉肅穆的利波,從他眼中看到了堅毅,並沒有他一向看到的目空一切,於是也選擇了閉嘴,但誰也沒想到事實上他們回軍的話是可以和費邊一起乾掉薩賓聯軍的,可惜他們現在還不知道這位“拖延者”是怎麼拖延作戰的,要不然他們一定會後悔今天做出的決議。事實和他們想的相反,費邊沒有失敗,相反大勝薩賓聯軍,而他們也沒有逐個擊破薩莫奈人的幾個部落,而是為他們這孤注一擲付出慘痛的代價。
而此時的亞曆山大正悠哉悠哉地在山裡麵趕路,雖然是夏天,但在樹蔭下行軍倒也沒有多麼受不了,意大利並不缺乏水源,到處是河流,雖然地中海氣候夏天的降雨非常少,但畢竟不是沙漠地帶,那些河流也不至於斷流。路邊到處是野果,葡萄、橄欖和無花果等到處都是,特彆是橄欖有著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磷、鐵、鈣等營養成分;味甘、澀、性平,具有生津利咽、解毒的功效,對咽喉腫痛、心煩口渴、咳嗽、吐血都有一定的調理作用,實在是夏季行軍的必備良品。當然,它還有對甘油三酯、動脈粥樣硬化、心力衰竭、高血壓和腎衰竭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薩莫奈人幾次想對亞曆山大展開伏擊最後都被佩奧尼亞偵騎發現了,這些伎倆根本上不了台麵,能走大路亞曆山大絕對不走小路,遇到一些天險則讓那些色雷斯傭兵爬上去探查,他們大多都善於攀登,如果遭到攻擊,就用長弓手在下麵攢射。亞平寧山脈最高峰位於卡拉切尼人腹地的科爾諾山,海拔2912米,然後是彭特裡人所在的阿馬羅山,海拔2795米。
而希爾皮尼人所生活的南部地區則基本沒有超過1500米的山峰,幾乎不見100米以上的懸崖峭壁。正是長弓兵的有效射程範圍,密集的箭矢和穿透力足以紮穿所有膽敢站在懸崖邊緣的希爾皮尼人。
數天後,亞曆山大大軍來到了貝內文托,此城位於沃爾圖諾河上遊眾多丘陵圍繞的盆地中。有兩條河流即卡洛雷伊爾皮諾河和薩巴多河穿過城中,西南距離那不勒斯40羅裡(約60公裡),大概兩天的路程,向西北100羅裡左右是沃爾西人生活的地方,一路相對還算平坦。
原本曆史上的公元前275年,就是在這裡,羅馬人和伊庇魯斯進行了最後一場爭霸戰貝內文托之戰(參見貝尼溫頓戰役),這場戰役以皮洛士戰敗退回伊庇魯斯為結局,使得羅馬在意大利再也沒有了能威脅它的敵人,隨後大希臘地區的城邦基本全被羅馬征服。
此時,亞曆山大看著遠處的城池,又望了望身邊的小跟班皮洛士,心中不免有些驕傲你做不到的事情,我替你做到了。相比於皮洛士的東一榔頭西一棒,最後一事無成反送了卿卿性命,亞曆山大的定位是非常明確的,打的大多是滅國之戰,打蛇不死後患無窮的道理他還是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