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埃及人的傳統統治範圍一直在尼羅河三角洲島底比斯之間,中王國時期(公元前101novel.com40年前1670年),由於法老地位的恢複他們通過對貿易收稅,不僅開始繼續修建金字塔,灌溉區域也得到了全麵擴展,最遠到達了努比亞和第二瀑布地區,並在法尤姆盆地開z展了一項巨型灌溉項目。法尤姆地區大約在七萬年前被尼羅河的大水衝過了法尤姆周圍的窪地和低山,形成了加隆湖和大片沼澤地,這塊地被埃及人開發之後成就了“世界第一塊農業區”的美稱,成了埃及的糧倉。
新王國時期(公元前1570年前1085年)的埃及是整個埃及曆史上的鼎盛時期,軍隊和版圖達到了空前龐大的地步。向東北擴展到巴勒斯坦和敘利亞,向南到達努比亞的第四瀑布地區,都城從下埃及的孟菲斯遷到心臟地帶的底比斯。
同時,象牙、黃金、熏香和硬木貿易也擴大了,沿紅海擴展至東非地區的厄立特裡亞和索馬裡的“彭特之地”。埃及人沿著尼羅河山穀修建了大量象征著新埃及王國法老權力和財富的雕像、廟宇和宮殿。
但在新王國的第二十王朝後期,埃及同時受到南部的努比亞人、北部的亞述人、西部的利比亞雇傭軍柏柏爾人三方麵進攻,這段時期是埃及曆史上最為動蕩的時期。之後在第二十一王朝時期的前1050年,巴勒斯坦和努比亞地區被分割了出去。接下來的埃及日漸衰弱,甚至被利比亞商人推翻建立了王朝,然後被藩鎮建立了王朝,直至埃及第二十六王朝時期(公元前664前525),三角洲親王驅逐了亞述人,之後法老尼科開鑿了尼羅河通向紅海的運河,埃及有了短暫的恢複。不過在波斯崛起後,埃及再也沒有作為一個獨立王國存在了,波斯帝國和亞曆山大帝國對埃及的控製隻是達到底比斯以南、第一瀑布以北的厄勒番廷(非列島)。
結束與迦太基的戰爭後不久,亞曆山大就開始為對付托勒密而做準備。為了避開埃及最乾旱的最炎熱的夏季,亞曆山大經過了好幾個月的的休整,期間參加了奧運會。直到八月中旬,亞曆山大才率領大軍乘船前往埃及,等到大軍踏入埃及海岸的時候已經是9月了。
埃及,曾經是亞曆山大大帝生涯中的重要站點,亞曆山大三世推翻了波斯帝國對埃及的統治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歡心。它成為了馬其頓王國的重要糧倉,也因此得到了托勒密這個野心家的青睞,亞曆山大大帝死後馬上就把眼睛瞄準了這裡。
古埃及擁有六七千年的文明,公元前五世紀,古希臘曆史學家希羅多德遊曆埃及後,發出這樣的感歎:“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
尼羅河全長六千六百七十一公裡的尼羅河,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它貫穿埃及全境,穿越金色的撒哈拉大沙漠。尼羅河發源於非洲西部的高地,它從南向北,奔流而下,急匆匆地穿行於崇山峻嶺之間,經過六道湍急的瀑布後,緩緩進入一條狹窄的河穀,一路浩浩蕩蕩地流向地中海。在臨近入海口的地方,尼羅河分出多條支流,形成扇狀,衝出一片土壤肥沃、綠草如茵的三角洲。埃及文明就在這片三角洲穀地中誕生,大約在公元前四五千年前,古埃及人在尼羅河穀地定居下來。
古埃及人身體強壯,有寬闊的雙肩和狹窄的腰身,深褐色的皮膚。埃及早期居民的生活非常艱苦。尼羅河兩岸淨是沼澤,長滿蘆葦和紙莎草而離河遠的地方又是乾燥的沙漠。所以,人們隻能在地勢較高的河岸邊,用泥磚和蘆葦搭起小屋。這些小屋非常簡陋,沒有窗戶,隻有一道用草簾做的小門。
白天,婦女們在空地上壘起爐灶烹煮食物,製作陶器;男子到曠野中狩獵,去河邊捕魚,在河岸邊放牧豬羊。不過,他們更多的時間,是進行原始的農業耕種。他們用笨重的石製工具,在河畔清除荊棘,開挖溝渠,在翻鬆的土地上撒下麥種,然後再把豬羊放到田裡踐踏,把種子踩到泥土裡。
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埃及人用自己勤勞的雙手,與大自然進行著不屈不撓的鬥爭。終於,他們漸漸掌握了尼羅河的脾性。每到夏季,埃及氣候炎熱乾旱。從撒哈拉沙漠吹來的熱風,像火一樣烘烤著大地。漫天的黃沙似乎要吞沒一切。這種令人窒息的日子是在每年的五月和六月,要五十多天才能結束。此時,人們每天都在默默地祈禱,盼望著尼羅河水的泛濫。
七月,雨季開始了,從北方吹來清涼的風,炎熱逐漸散去。這時,尼羅河上遊的山區暴雨傾盆,洪水奔湧,水量急劇增加。尼羅河奔騰咆哮,夾帶著大量的腐爛植物和礦物質傾瀉而下。在最初幾天裡,河水完全成了渾濁的綠色洪流。尼羅河泛濫了,埃及人民把河水泛濫的第一夜稱為“第一滴水之夜”。這一夜,人們劃著小舟,舉著火把,齊集河中,慶祝哈辟神尼羅河神的節日。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綠尼羅河終於過去了,河水繼續上漲。又過了一二十天,大量的泥沙卷入河中,水色又開始變為紅色。九月,尼羅河水勢最大,吞沒全部穀地。人們隻能憑借小舟來往於各高地之間。直到十月底,河水泛濫期才逐漸結束,河水下落,流入河床,這時河水變成清澈的淺藍色。
十一月,人們開始在退去洪水的土地上耕耘。泛濫的河水為大地覆蓋了一層厚厚的淤泥,土地變得非常肥沃。第二年的三月到六月是收獲季節。古埃及人隨著尼羅河每年定期的泛濫,辛勤地耕耘、播種、收獲,終於將這裡建成了古代著名的糧倉。
由於埃及的自然條件,它的農業生產與人工灌溉緊密相連。尼羅河泛濫時,人們要疏通渠道,排出積水而乾旱無雨時節,人們又要從尼羅河引水灌溉。這樣巨大的工程,絕非一家一戶所能完成,它需要聯合眾人的力量。
因此,埃及在很早的時候,就出現了聯合。若乾氏族聯合為公社,若乾公社又聯合為州,使埃及形成大約四十幾個州。每個州都有自己的名稱、都城、軍隊和政權。各州都是獨立的王國,彼此間常常為了爭奪河水、土地,甚至為不同的信仰而鬥爭。有時,兩個州之間的戰爭是為了一種魚,一個州崇拜這種魚,將它奉為神魚,而另一個州卻吃這種魚,雙方為此會大打出手。
經過長期的戰爭和兼並,到公元前4000年左右,埃及出現了兩個獨立的王國。南方的上埃及以蜜蜂為國徽,國王戴圓錐形的白色王冠,以禿鷹為保護神。北方的下埃及以紙莎草為圖騰崇拜,國王頭戴紅色王冠,以眼鏡蛇為守護神。
上下埃及打了很多仗,大約在公元前3100年左右,美尼斯又稱那爾邁擔任了上埃及的國王。美尼斯是一個非常強悍的人,又很有政治頭腦。他率領一支強大的軍隊順尼羅河而下,終於征服了下埃及。埃及統一的曆史事件被刻畫在“那爾邁青石板“上。在石板的右上方,象征南方的禿鷹站在一束紙莎草上,一隻爪子抓住了北方的眼鏡蛇,在石板的中央是頭戴圓錐形王冠的美尼斯,他正手持權杖擊打下埃及的俘虜。
美尼斯自稱為上下埃及之王,他有時戴白冠,有時戴紅冠,有時兩者合戴,象征上下埃及統一。為了便於統治全國,他把都城遷到上下埃及接壤的“白城”,後來又稱之為孟斐斯。從此,埃及進入王朝時期,美尼斯也成為埃及第一王朝的第一個統治者。
埃及統一以後,一套專製統治機構逐步建立。國王是埃及的最高統治者,國王之下還有宰相、大法官、大祭司、掌璽大臣等。此外,還設有各種官吏。為了確定租稅數額,每年國王都要派官吏清查全國的土地、人口、牲畜和所有財富。國王被認為神聖不可侵犯,傳說他是太陽神。石刻或壁畫的國王形象是一個巨神。
後來,人們尊稱國王為“法老”意為“宮殿”,相當於中國古代稱皇帝為“陛下”。
大臣朝見法老要匍匐在寶座前麵,吻國王腳前的地,新王國、後期埃及等幾個曆史時期。以後,埃及先後遭到利比亞、亞述等的入侵,從而一蹶不振。到公元前七世紀,埃及重獲獨立。後來,它又被波斯帝國、希臘、馬其頓所占領,公元前30年並入羅馬版圖。
喜歡亞曆山大四世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亞曆山大四世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