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頓時對劉邦越來越感興趣了。
他早已從天幕中知道,秦朝二世而亡之後,是劉邦建立了漢朝。
於是,他下令讓手下四處搜尋劉邦的蹤跡。
隻可惜,請回來的那些名為“劉邦”的人,個個看到他都唯唯諾諾,一副害怕得要死的模樣。
這些人,必定不是這位漢朝的開國皇帝。
他尋劉邦,又不是要殺了劉邦以絕後患,而是想要為他所用。
既然劉邦是漢朝的開國皇帝,那必然有其過人之處。
想到這裡,嬴政繼續看向天幕。
他很想知道,三天三夜都說不完的劉邦的優點,到底有些什麼。
洪武年間。
朱元璋可是劉邦的鐵粉了。
他已經開始在細數劉邦的優點了。
漢高祖劉邦,起於微末,斬白蛇起義之時,已經年近半百。
這個年紀,在那個時代基本上就應該要安享晚年了,而劉邦卻能堅持創業,而且還是屢戰屢敗,屢敗屢戰,這種愈挫愈勇的心態和意誌怎能不讓他心生敬意。
相較於秦始皇、唐宗宋祖等帝王,劉邦幾乎是毫無背景可言。
劉邦卻能帶著一群出身鄉野的屠狗、吹喪之徒等人白手起家,最終成就大業。
而劉邦最強大的對手項羽南麵稱孤,仁義不施,自矜功伐。
劉邦能夠審時度勢,以柔克剛,用寬仁之道逐步瓦解對方勢力,最終贏得天下。
這種高超的政治手腕與戰略眼光,正是他所追求的治世之道。
簡而言之,劉邦在他心中,就是擁有治世之德,能安萬世之基的明君典範。
朱元璋忽然又想起一樁舊事。
在他還未登基之時,他曾招待李善長喝酒。
酒酣耳熱之際,他問李善長,他們如今到處打仗,這天下何時才能平定?
李善長當時說的那番話,他至今記憶猶新。
李善長說,秦末大亂,劉邦起於布衣,豁達大度,知人善任,不嗜殺戮,僅用五年便成就帝業。
如今元朝四分五裂,他是濠州人,距離劉邦的老家沛縣也不遠,山川相連,王氣都聚集在他身上。
若他能效仿劉邦,平定天下定是易如反掌。
於是,他和李善長越談越投機,酒也越喝越痛快。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
這番話,對他來說無異於一盞指路的明燈。
劉邦有漢初三傑,他也慢慢培養起了一套與劉邦時期相似的奪取天下的核心人才。
再後來,他總是喜歡將一些讀書人聚集在一起,討論治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