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還是挺大的,韓思瑤跟陳長安在一起生活久了,做事也不會優柔寡斷,一旦決定了的事立馬就會執行。
她第二天便向組織提交了辭職報告。
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因為陳長安是呂州官場上的風雲人物,近幾年,不管是呂州的經濟發展還是領導層的格局變化,都跟陳長安牽扯較深。
青枝綠葉,一脈相連,呂州官場對韓思瑤的關注也較多。
想當初,韓思瑤被選派到市委黨校的青乾班學習時,不知道勾起了多少人的羨妒之心,圈子裡的人都說家有命夫,青雲平步!
現在直提副縣長,韓思瑤卻突然要辭職,屬實讓人看不懂。
幾天下來,市委組織部與市委辦公室的人輪番找韓思瑤談話,韓思瑤都是以養病為由拒絕詳聊。
後來市委組織部部長嚴峰又親自找韓思瑤談話。
嚴峰懇切地勸說韓思瑤“思瑤同誌,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被選拔到黨校的青乾班進行學習。現在組織把你提為副縣長,也是想對你磨礪重用。我希望你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不要辜負組織和丁書記對你的期望。”
“謝謝嚴部長對我的肯定,也謝謝丁書記對我的栽培。實在的是抱歉,自從發生車禍以後,我的身體確實是不行,請回吧。”
態度堅決的韓思瑤,沒給嚴峰留下半點軟磨硬泡的機會。
陳長安曾告誡韓思瑤“人生就跟射箭一樣,要想命中目標,必須學會先往後退;往後退得越多,箭矢離弦之後就射得越遠。”
這些年陪在陳長安身邊耳濡目染,韓思瑤對這話也是感悟頗深。
退!
是為了更好地發力!
當初錢秋月之所以會一敗塗地,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懂退步,給點盼頭就風風火火地莽奔,結果沒跑幾步就折戟沉沙。
辭官以後韓思瑤打算先去學金融,以便將來更好地輔助陳長安。
市長袁剛得知韓思瑤去意已決。
心底也是遺憾不已。
這天上午,食品工業園第三季度的產業報告大會結束之後,袁剛把陳長安叫到了自己的辦公室。
自從接任市長一職以來,袁剛還是頭一回找陳長安單聊。
袁剛叫賀秘書倒了兩杯茶。
就著茶水,袁剛語重心長地對陳長安說“長安,我這個人的性格你也不是不了解,我就不跟你兜彎子了。關於思瑤同誌辭職的事,我不同意,我希望你能回去勸勸她。如果實在是不想去安南縣,可以再想彆的辦法。”
“我家思瑤同誌有這麼優秀?”
陳長安對袁剛的印象向來不錯,談笑間也沒那麼多拘束。
袁剛感慨“有些事情心照不宣,讓思瑤同誌辭職,犧牲太大了。給我點時間,我想辦法把她留在市本級工作,方便你照顧她。”
“袁市長,你的好意我心領了。”陳長安道“還是由她去吧,她是個理想主義,本來也不適合從政。”
“好不容易提職晉升,真的不遺憾?”袁剛的笑容中還是帶著一絲遺憾,在他眼中,仿佛世間的一切都應該儘善儘美。
陳長安端起茶杯淺嘗一口。
緩緩回道“嚴部長已經找思瑤談過話,被思瑤直接拒絕。如果現在又改變主意留下來,對大家都不好,我看還是算了吧。”
聞言,袁剛苦笑無語。
感覺陳長安說得也沒錯,如果自己強行把韓思瑤留下來,等於是在向丁永春和嚴峰宣布自己的野望,於人於己都不利。
愁思片刻。
袁剛又聲色沉重地對陳長安說“不管思瑤同誌是去是留,我的態度你應該明白。如果說楊敬林的死是咎由自取,那因公犧牲的馬立川同誌,則令人扼腕歎息。任重而道遠呐!呂州的狂風惡浪,不知道什麼時候才可以止息。”
“你想挑戰一下?”陳長安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