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還賬,得掙錢,而不是省錢!
陳長安這句話總共隻有11個字,卻擁有一種震耳發聵的力量,於無形之中衝擊著袁剛的定式思維。令袁剛不禁去懷疑“腳踏實地”、“勤儉持家”等中華傳統美德,是否是人類社會發展中的一個錯誤認知?
有件事情不可否認,許多人省吃儉用一輩子,終究是擺脫不了貧窮。
想想上世紀改革開放以前。
不管是城裡還是鄉下,處處都是艱苦樸素的麵孔,勤儉持家那四個字,也是許多人懸掛在廳匾中的家訓,然而日子還是過得一窮二白。
歸根結底是沒有創收的途徑。
就好比兜裡隻有一百塊錢,再怎麼省,這一百塊就是自己的財富上限。要想突破這個上限,則必須敢於走出安全區,去開創更多更優質的創收渠道。
從這個角度來講,陳長安的觀點沒毛病,掙錢創收才是脫貧致富的根本。
袁剛也不想做個屍位素餐的人。
尋思著自己既然做了呂州市的一市之長,不管怎麼樣,該擔的責任還是要擔起來,不求平步青雲,但求無愧於全市四百萬群眾。
不過,走出安全區就一定會有風險。
搞不好就會把全市四百萬群眾帶進暗無天日的深淵,因此也不能盲目認可陳長安的一切做法,該論證的問題還是要論證,必須將風險降到最低。
鑒於以上考量。
袁剛抬腕看了一下手表,慎重地對陳長安說“下午四點,我會把各部門的一把手叫過來,開一個發展規劃研討會。我給你一次發言的機會,隻要大家都不提反對意見,我會考慮舉全市力之支持你。你先去準備發言稿。”
“哈哈,老袁,你真是太霸氣了!”
一時沒把控住情緒,陳長安激動地跟袁剛來了個熊抱。
把袁剛抱著一愣一愣的。
袁剛推開陳長安“留給你的時間已經不多,趕緊回去準備發言稿”
“發言稿不就用了,臨場發揮。”陳長安笑道。
袁剛提醒道“你可要想清楚,機會隻有這一次。到時,如果你不能讓大家心服口服,那工業園上調財政自留比例的問題便沒戲。”
“放心,這一戰我贏定了,你做好舉全市之力支持我的準備。”
“行,我等著看你的表現。”
袁剛把陳長安送到了辦公室門口,心裡也是萬般無奈。
他原本想在下午兩點召開發展規劃研討會,之所以推到四點,就是想給陳長安留足時間準備發言稿。
沒想到陳長安這家夥這麼懶,連份發言稿都不願寫。
臨場發揮!
這麼重要的事情,萬一現場嘴瓢,搞砸了怎麼辦?
想想都頭疼。
袁剛轉身回到辦公桌前坐定,拿起電話給政府辦的柳主任打了個電話“老柳,下午四點要召開發展規劃研討會。對,你準備兩份發言稿,一份是我的,一份給陳長安。陳長安那份稿子要按他本人的思路去寫,具體情況,你跟他本人溝通一下。他剛從我辦公室離開,沒走遠,你現在打電話給他。”
通知完柳主任,袁剛又把韋秘書叫了進來。
讓韋秘書通知市委政策研究室、發改委、財政局、城鄉建設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文化和旅遊局、衛生局等部門的一把手來開會。
下午四點。
由袁剛親自主持的發展規劃研討會,在政府2號樓準時召開,黨政兩套班子但凡是接到了通知的單位,無一缺席。
袁剛鋪開自己的發言稿。
有條不紊地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