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社會裡,永恒不滅的主題曲隻有一個,那就是衝突與鬥爭。
尤其是在政治舞台上。
在對立的衝突中尋求統一,用和平、互惠的方式去解決衝突事件,避免暴力與流血事件的發生,這是妥協的藝術。
就像列寧在《論妥協》中所說的那樣。
妥協分兩種一種是受客觀條件所限,必須做出的妥協,這是智慧之舉;還一種妥協,是貪圖私利的背叛式妥協。
陳長安覺得自己不是個隻顧私利的叛徒。
至於肖元山有沒有背叛組織、背叛群眾,陳長安相信,肖元山自己應該也心知肚明。
在權力的梯隊中,肖元山是呂州的一把手。
沒人可以撼動他的地位。
這是現實。
在沒有十足的把握下,陳長安選擇陪跑,也是想收斂一下自己的鋒芒,儘量避免以卵擊石的悲劇發生。
效果也是顯顯而易見。
在隨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呂州風平浪靜。
湯曉茹和江燕都順利晉升副市長,陳長安的文旅大計也得以順利鋪開,西郊發掘出來的教坊司遺址,交給了周牧白,重建青樓文化。
這是打造文化走廊的第一炮。
為了奠定文化底蘊,陳長安請來了漢南大學建築係的古建築專家,以及文學院對青樓文化有過深度研究的幾位專家。
協助周牧白重建青樓。
社會各界得知呂州要重建青樓,都跟著躁動起來,有不少人批判呂州政府這是在開曆史倒車,把三俗文化當經濟增長點。
但有更多的人,對青樓抱持著一種拭目以待的態度,想看看呂州政府是不是真的敢明目張膽地搞紅燈區!
是的,許多人都把青樓想成了聲色犬馬的紅燈區。
省委書記葉承平最近也很頭疼。
來自社會各界的投訴舉報,每天向雪片一樣飛進省委舉報箱,都是投訴呂州市政府重建青樓,教壞小朋友。
葉承平把省紀委的沈薇叫了過來“沈處長,陳長安曾配合你調查過丁永春的案子,你對他的了解應該不淺吧?”
“我跟陳長安,確實有些交情。”沈薇如實回道。
葉承平道“那你怎麼看陳長安重建青樓文化這件事?”
沈薇也知道,自從呂州的青樓項目上馬,每天都有人投訴陳長安,這不是一件小事。
因為省委領導層也出現了非議聲。
就在昨天,省委常委、省紀委書廖啟昂,在常委會上點名批評陳長安,葉承平也承受了不小的壓力。
沈薇氣憤地回道
“那些說陳長安在呂州搞紅燈區的人,都是胡亂猜測。”
“據我所知,呂州現在走的是文旅路線。”
“況且,呂州發掘出了教坊司遺址,加以利用很正常。青樓文化也是傳統文化中的一種,琴棋歌賦、茶酒詩詞,都跟青樓文化有關。”
“用三俗的眼光去汙名化一個項目,我覺得這是一種偏見。”
聞言,葉承平似笑非笑地沉思起來,他倒是沒有想到,這位沈家的千金大小姐竟然會這樣護著陳長安。
難怪陳長安敢有恃無恐,想怎麼搞就怎麼搞。
葉承平意味深長的點了一下沈薇“呂州的一把手是肖元山,如果他不點頭支持,陳長安能重建青樓?”
“那肯定不能。”
沈薇不假思索地回道。
葉承平笑道“可你們紀委的廖書記,點名批評的人卻是陳長安。不管陳長安是不是無辜,現在他確實被推到了風口浪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