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少堂問陳長安“姐夫,剛才你是怎麼問的?再說一遍。”
陳長安擱下手中的筷子。
一字不差地複述
“剛才我說廟裡的住持,就是佛祖的代言人。如果住持亂收錢的做法沒有經過佛祖的允許,那就等同於瀆職貪腐。那麼問題來了,各寺住持就在佛祖的眼皮子底下搞貪腐,卻不受懲罰。是佛祖不靈,還是佛祖也愛錢?”
“懂了。”
韓少堂端起前麵那杯酒淺嘗一口。
在陳長安、丁勇、韓思瑤三人的滿懷期待下,韓少堂不慌不忙地整理著自己最近這半年的所學所悟。
他擱下酒杯慢慢說“佛家,就講一個‘緣’字。剛才我姐已經說了緣起緣滅,世事本無常態。這個問題,就是緣起緣滅的問題。”
“那你認為,什麼是緣起?”陳長安饒有興趣地追問。
韓少堂又端起前麵那杯酒。
若有所悟地說
“就好像這杯子裡的酒。在我們普通人眼中,這酒是真實存在。但在佛家的眼中,它並不是實體性的存在。”
“佛家認為自性本空。”
“也就是說,它的本性是空的,並不存在。它是因為各種因緣結合,所催生出來的一個虛象。”
“當高梁、酒曲、水等原料,通過各種機緣彙聚到一起,從而形成了杯子裡的這杯酒,這即是緣起。”
“世間本無酒,它是因緣彙聚的結果。”
陳長安欣慰地笑了笑。
又問韓少堂“那什麼是緣滅?”
韓少堂見陳長安竟然沒有出口反駁,心裡也踏實了許多,信心指數蹭蹭蹭地往上飆了一波。
“緣聚則生,緣散則滅。”
韓少堂掏出打火機,將杯子裡的白酒點燃,隻見混雜著藍黃兩色的焰苗升騰而起。
韓少堂道
“火與氧氣的介入,對於酒來講,這就是緣滅。但它同時又誕生了另一個緣起的故事——蒸氣。”
“世間的所有事物,都是這樣。”
“譬如世間本來沒有我,因為我父母的基因結合在一起而有了我,這即是緣起,我死後化為塵泥,這是緣滅。”
說到這裡,韓少堂拿隻碗罩在酒杯中,蓋滅了火焰。
韓少堂把目光投向陳長安。
又繼續說道
“說回各地寺廟收錢斂財的事,這算是一段孽緣。”
“和尚要吃飯、政府要收稅、滿腹貪嗔癡的香客也需要有精神慰藉,當這些機緣彙聚到一起的時候,即是緣起。”
“佛祖什麼也不說,為什麼?”
“因為佛祖知道有緣起,就一定有緣滅的時候。”
“緣聚則生,緣散則滅。”
“至於這個孽緣能夠持續多久,是十年、二十年?還是一百年、兩百年?一千年?這就要看什麼時候緣散。”
“譬如政府不再向寺廟收稅。”
“譬如香客不再有貪嗔癡,不需要精神慰籍。”
“這些因緣都散了,自然就會緣滅。”
“所以,寺廟收錢的事,歸根結底是因緣未散。”
“至於佛祖靈不靈,佛祖愛不愛錢,都是虛妄之言。由始至終,佛祖什麼也沒有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