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是纓絡啊!快些說來聽聽!”
兆吉眉梢輕挑,眼眸中滿是好奇之色,急切地催促道。
“是!父皇!”
兆纓絡蓮步輕移上前,走了幾步後,又似有所顧忌地回頭看了看大姐兆金奴,隻見兆金奴微微頷了頷首,眼神中帶著一絲鼓勵。
“父皇!想我大嵩,向來以詩詞歌賦為深厚底蘊。如今天下太平,我大嵩已無戰爭之憂,正該著眼於國之底蘊,大力弘揚,方能儘顯我大嵩之輝煌盛景!”
兆纓絡聲音清脆,侃侃而談。
“我大嵩自來便有舉辦詩會的優良傳統。上京有上京詩會,那可是群賢畢至、少長鹹集之所;地方上如江寧,亦有濮園詩會,皆是聲名遠揚、文人墨客心馳神往之盛地。”
“舉辦詩會,於百姓而言,可豐富其精神思想,於國而言,更能將我大嵩的文化底蘊展露無遺,讓四方來朝皆能領略我大嵩之風華絕代。”
“故而兒臣以為,當把上京詩會辦得更為盛大隆重,以此穩固全國民心,同時亦可慶賀我大嵩大敗晉國之赫赫戰功!”
兆纓絡說得慷慨激昂,小臉漲得通紅。言罷,她又像個尋求認可的孩子般,轉頭看向葉天。
葉天見此,嘴角微微上揚,毫不吝嗇地投來一個讚許的目光,那目光仿若春日暖陽,瞬間讓兆纓絡心花怒放,一抹甜美的笑意綻放在她的唇角。
兆吉微微仰首,雙眸輕闔,修長的手指有節奏地敲擊著皇椅扶手,片刻後,緩緩睜開雙眼,喜悅之色已如破曉晨光,悄然在麵龐上暈染開來。
“眾位愛卿以為如何啊?”
兆吉輕咳一聲,稍稍收斂了臉上的悅色,端出一副威嚴之態。可這些大臣們,皆是久居朝堂、深諳君心之人,猶如精明的獵鷹,怎會捕捉不到陛下眼中那一抹難掩的欣喜。
“陛下!老臣以為公主所言甚是!”
王安石身姿挺拔,步伐沉穩地站起,聲若洪鐘,朝堂之上餘音嫋嫋。
“不錯!王大人所言正是微臣之肺腑!”
一位大臣緊接著附和,眼神中滿是諂媚。
“臣附議!”
“臣亦附議!”
……
刹那間,朝堂之上仿若奏響了一曲整齊劃一的附和樂章,所有朝臣皆表明了讚同之意。
“桓兒,你認為呢?”
兆吉的目光仿若利箭,轉而射向坐在一旁的太子兆桓。
“父皇!皇妹所言甚是!”
兆桓恭敬起身,行了一禮,儀態優雅,不卑不亢。
“葉愛卿……!”
兆吉的視線又似飛鳥,輕盈地落在了葉天身上。
“陛下!既然大家都很認可,我也沒有任何異議!”
葉天從容起身,目光溫柔地看向兆纓絡,嘴角勾起一抹淺笑,恰似春風拂過湖麵,泛起層層漣漪。
兆纓絡瞧見男人朝著自己微笑,仿若一朵含苞待放的紅蓮,瞬間被那暖意暈染,臉上不由自主地泛起一抹羞紅,恰似天邊的雲霞。
“好!那既然都沒異議,那寡人就下旨,過幾日盛大舉辦上京詩會!”
兆吉龍顏大悅,笑聲爽朗,仿若滾滾春雷在大殿之中回蕩。
“同時各地詩會也要積極舉辦!”
“陛下聖明!”
“陛下聖明!”
朝臣們如潮水般全部起身,高呼之聲響徹大殿,久久不絕。
宮宴繼續進行,氣氛愈發熱烈。
兆吉對葉天青睞有加,一杯接著一杯與其暢飲,那眼神中的賞識之意昭然若揭。
朝臣們皆是心思玲瓏之人,見陛下如此,自是趁著宮宴閒暇,如潮水般湧到葉天跟前搶著敬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