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秦風計劃,王行林驚為天人。
除了吐槽秦風這是做“人肉生意”之外,沒有任何異議。
秦風嘿嘿發笑。
這種從小培訓球員,賺取“培訓費”的模式,並不是他獨創。
“足球王國”巴西,各大足球俱樂部。
基本都是靠此方法大賺特賺。
每年巴西國內,也會有無數足球人才,流向世界各地,除了能加入五大聯賽的天才球員,其他天賦次之的,也會在一些國家聯賽中站穩腳跟,甚至是成就一番事業。
說起來。
秦風的培訓計劃,是為了龍國足球的未來,賺錢隻是純純的市場行為。
畢竟隻有投入沒有產出。
任何計劃都會難以為繼。
這個道理秦風還是明白。
就算他願意為了理想,賠本賺吆喝。
那後來人呢?
如果沒有健全體係。
再過十年、二十年,龍國足球,難免回到老路。
這是秦風絕對不願看到的。
所以從國內選拔,到小球員海外培訓,再到與職業球隊簽約,必須形成一套完備的產業鏈條,使之成為一門“生意”,才會長久下去。
等再過幾年。
龍國自身聯賽,青訓體係建設完備。
龍國足球實力得到長足發展。
相關培訓也自然轉回國內。
到了那時。
龍國足球也將擺脫對於歐洲培訓體係的依賴,走上良性循環之路。
對於秦風說法王千林自然認可。
但在球員選拔上。
兩人卻有所分歧。
王千林的想法。
天躍體育集團既然投資。
那培訓名額,自然緊著幾家投資人的球隊先來,不然一幫人出了錢,卻沒獲得相應回報,難免會心生怨言。
這話有一定道理。
3000名額看似不少。
但真要分到各家球隊,卻不算多。
投資天躍的幾家球隊雖然都是私企出資。
但在龍國。
政企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這是國情,極難改變。
幾家球隊與各省足管部關係密切。
就拿川省全興為例。
在川省足管部任職的老帥黃鳳珠一發狠。
哪怕是川省一省。
這3000名額也不夠用。
但在秦風看來。
所有名額全部內部消化。
對於龍國足球長遠不利。
也太容易埋沒人才。
以龍國這麼大的人口基數,不在全國選材,這項培訓計劃,也失去了意義。
畢竟龍國足球發展。
除了從下到上的聯賽青訓體係設計。
提高普及率也是重中之重。
要讓所有人看到。
無論是出國培訓,還是在國內參與訓練,最後或是進入國內外各級職業球隊,或是在普通業餘球隊踢球,或是成為教練、裁判、足球相關工作人員……
小球員在未來有無數條出路可以選擇。
隻有這樣。
龍國好不容易提振起來的足球熱度。
才不會在短時間內消散,最後不了了之。
而且秦風有一個想法。
得益於《足球榮譽巔峰》動漫的圓滿完結。
加之國少、國青、國奧三級國家隊在世界賽場高歌猛進。
龍國青少年對於足球運動熱度高漲。
甚至社區球場的建設速度,都跟不上迅速膨脹的球場使用人數,完全供不應求。
在這種形勢下。
組建全國性質的青少年聯賽,也到了提上日程的時候。
現階段龍國。
青少年聯賽形同虛設。
但還是有些賽事,搞得有聲有色。
其中最有名氣的。
就是自1990年開啟。
至今已經成功舉辦十屆的魯省泉城“市長杯”校園足球聯賽。
以及將在101novel.com00年10月下旬開幕,由國家教育部、足管部共同創辦,德國阿迪達斯讚助的全國大學生聯賽。
泉城“市長杯”。
經過10年發展,已經形成了小學、初中、高中三個組彆的比賽,是參賽球隊最多,競爭最激烈的校園足球比賽。
這一模式。
絕對值得在全國推廣。
而阿迪達斯大學生聯賽。
則是國家從頂層設計上的一種全新嘗試。
出發點是好的。
但在秦風看來,還是過於急功近利。
凡事都講個規律。
沒有打好基礎,再好的上層建築也是空中樓閣,看起來繁榮,崩塌的也極快。
試問大學聯賽各家球隊,沒有好的“供血”機製,靠什麼吸納人才?
又有多少人才,可供他們選擇?
總在一個小圈子裡選人,不過是“矬子裡麵拔大個”,根本起不到實際作用。
所有秦風要做的就是。
借助龍國青少年對於足球運動熱愛度大漲。
將島城“市長杯”校園足球聯賽,推廣到整個龍國。
並最終與全國大學生足球聯賽連通。
形成龍國自有的全國校園足球比賽模式。
如果一切順利。
有潛力的小球員,會形成年齡階梯,逐年進入上級球隊,直至最後加入大學聯賽球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