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顧母長達一年的糾纏後和樸素專製的pua後,原身精神狀態接近崩潰。
她沒有辦法再撐下去了,她最終放棄了學業,跟著顧母回了老家。
顧母洋洋得意,回到家裡還在跟周圍人炫耀自己教育女兒有多成功。
看,現在不是乖乖聽她的話了嗎?
原身就這樣,像是一隻被折斷了翅膀的鳥,明明可以飛的更高更遠,卻被強行拽了回來,關起來。
她很快就和那個男人,也就是她後來的丈夫李強完成了相親到結婚的過程。
期間她父母是如何和李家周旋把彩禮翻倍的事,她已經不想回憶了,那時候的她不是個人,也不是女兒,隻是自己父母賣出去的一件貨品而已。
李家滿意她這件貨品,父母便坐地起價,以求為侄子換的更多的彩禮錢,讓侄子能娶個好姑娘。
李家對原身父母的行為很不滿,但還是答應了下來,但因此也注定了原身在李家的地位。
拿到了錢,顧父顧母就完全沒有在意原身了,李家沒有辦婚禮,直接帶的原身去領證,他們沒有發表意見。
後來原身在李家受儘屈辱,被家暴,被老公、公公婆婆聯合起來打,被打個半死,他們即便知道,也閉口不言。
被迫放棄學業,嫁人生子並沒有像父母說的那樣過上好日子。
李家花了那麼大的代價娶了她,對於李家而言,她就是李家的所有物,李家要她生孩子,要她像狗一樣言聽計從,打她罵她又算什麼呢?
她拚儘全力在自己的身上貼滿了學識和才華嫁進李家後,李家也隻看到了她的子宮而已。
這些都不是最苦的真正苦的是,她的內心仍舊還在掙紮。
她沒有辦法麻木自己的思想,她還想要掙脫牢籠,回到自己想要走的那條道路去。
可現在阻止她的人,又變多了,變強了,而她的認知卻和社會地位無法匹配上,她能改變的太少,她連自己的處境都改變不了,她在身心的折磨中日複一日的煎熬著。
直到她一直生不出孩子,李家從親戚那裡抱來了一個幾個月大的女孩,說是她親手撫養女孩,女孩能給她帶來兒子。
她剛開始是很抵觸這個孩子的,可後來養出了感情,這個孩子成了她絕望的生活中的一點溫暖。
但就是這點溫暖,在她懷孕後,李家認為小女孩的作用已經達成,認為李家現在要養兩個孩子,壓力有些大,要把小女孩送走了。
原身不願意又能有什麼辦法呢?這個孩子最後被送去了哪裡,她一無所知。
再後來的日子,生活就是一如既往的難熬,卻又生生的被她熬過來了。
她的親生父母年老後,生了重病,都快要死了。
那五個堂哥堂姐都沒有回來看一眼,她被親生父母叫了過去,在病床麵前伺候他們,一直伺候到他們快閉上眼睛了,堂哥堂姐們終於回來了。
然後她的親生父母拿出了這些年省吃儉用摳摳搜搜下來的存款,分給了五個堂哥堂姐。
她一毛都沒有。
原身麻木的接受了父母的偏心,可越來越冰冷的心卻又在告訴她,她不是不在意的。
不是在意那些錢,隻是在意父母心裡從始至終都沒有她。
生病了需要照顧的時候,想到了她,不是突然就意識到了她是他們的親生女兒,而是因為不想麻煩堂哥堂姐們而已,畢竟堂哥堂姐們現在都比她有出息啊,工作繁忙啊,哪能放下自己手頭的工作來伺候他們呢?
親生女兒就不一樣了,一個家庭主婦,除了伺候老人孩子,啥也不會,來照顧他們怎麼了?
而五個堂哥堂姐呢?心安理得的拿了這些錢,也沒有任何的愧疚和負罪感,拿了就走,連顧父顧母的身後事都懶得處理。
父母去世後,她在婆家繼續過著日漸麻木的生活,她生下的那個兒子是李家的乖孫,李家不允許乖孫親近她,便教乖孫仇視她,所以她和親生的兒子也不親近,半生蹉跎,仍然孑然一身。
再後來,就是某次突然就忍無可忍了,在被公婆和丈夫家暴的時候,拿了菜刀,砍傷了李家人,被抓入獄。
她的丈夫在法庭上對她說,可以諒解她的行為,希望法庭從輕處置,不要判刑。
她知道,丈夫不是因為突然良心發現了,覺得愧對她了,隻是因為一家人還需要她當牛做馬而已。
但原身拒絕了諒解,她寧願坐牢。
這一坐,就是好多年,直到原身在牢裡病死。
她得病,就是多年的思想壓力導致的,死的時候她看著小窗外那一抹照進來的陽光,想起許多年前還在鄉下,跟外公外婆一起的時候。
仔細回想,那竟是她一生中除了上大學的兩年,最快樂的時光。
她那時候在心裡立下的宏願,就是希望將來讀書出人頭地,不需要多厲害,隻要能賺很多錢就好了,能給外公外婆看病、買房,讓他們安享晚年就好了。
可她最後沒能完成學業,也沒能照顧好外公外婆。
外公外公病死在老家,被人發現的時候,屍體都發臭了,她沒能見上他們最後一麵,也沒能去送他們最後一程,讓他們孤孤零零的離開了這個世界。
後來上了大學,她在城裡看到了許多許多父母是如何愛自己孩子的,她就發誓要嫁個和自己三觀一致的人,共同努力拚搏,給孩子一個幸福的家,要嗬護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一定不要讓自己的孩子過得和自己一樣。
可最後她的婚姻身不由己,她的兩個孩子,一個傾注了感情養大卻被送走了,一個對她滿心仇視。
她對自己人生有那麼多的憧憬,最後又全都化為了泡沫,她樣樣都想要做好,卻又樣樣都沒有做好。
這悲哀而又無力的人生啊……
如果能有一次重來的機會就好了。
不,如果能有人代替她重活一輩子就好了,她沒有勇氣再去經曆一遍自己的人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