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旁觀了一下重力室的運轉流程,陳曄也就沒再繼續欣賞接受懲罰的五人。
他緩步來到了演武場,從武器架上取下了一柄製式鐵劍,開始練習《拔劍式》和《狂風劍訣》。
這些天,陳曄閒暇時就在鑽研這兩門武藝。
同時他也去請教了一下郭振海,詢問了關於‘勢’的修煉方法。
而郭振海所說的勢,和他以前對於‘勢’的認知上有一些差異。
‘勢’並沒有他想得那麼玄乎,也沒有眾人說得那麼誇張。
以前陳曄結合身邊眾人對於‘勢’的理解,外加自己的一些聯想,便以為掌握了‘勢’就意味著能和這天地產生產生共鳴,一舉一動,暗含天威。
但問過郭振海之後,他意識到了‘勢’是很厲害,能讓人戰力呈指數上升,但並沒有傳言這麼玄乎。
說是掌握了“勢”並能勾動天地發揮出天地之威。
這其實是一種誇大其詞的說法。
不過這種說法也並不能完全說錯誤。
因為‘勢’是武藝練得爐火純青後的一種顯化,把武藝、兵器以及自身靈力當做工具,從而撩撥出一絲天地之威,算是一種借力。
根據郭振海的說法,想要練出勢,首先要有武藝。
其次就是需要悟性,最後加上勤學苦練,當武者將一種劍法或者刀法練到渾然天成,一氣嗬成時,自然而然便能領悟‘勢’。
武藝陳曄現在有《拔劍式》和《狂風劍訣》,因此他準備選擇走劍道一途,畢竟他身上就隻有這兩本劍道武藝。
悟性的話,陳曄覺得自己也不差,但目前還沒在武藝之上體現出來。
至於勤學苦練,陳曄向來刻苦努力,這一點也不用擔心。
目前看來,他具備了所有領悟‘勢’的要素。
可惜這些天練下來,陳曄一點收獲也沒有。
此時,陳曄站在演武場,提劍邁胯,腰部微微前傾,隨即手臂猛然發力,瞬間將長劍從劍鞘之中拔出。
刺啦一聲,劍身摩擦劍鞘的聲音在演武場響起,虛空劃過一道劍弧,伴隨著一股微風向前撲去。
陳曄這是在按照《拔劍式》上的動作練習的,這本武藝上幾乎全是各種各樣的拔劍動作,隻有一些動作要領解釋,完全沒有對武藝本身以及‘勢’的解析。
可能所有武藝都注重於悟,而無法用簡單的文字解釋。
因為他的另一本武藝《狂風劍訣》上也全是套路招式的動作連環畫,像是圖冊一樣,幾乎沒有文字介紹。
陳曄剛才這一個拔劍動作,可謂看不出一絲武道之力。
聽著這麼響亮,隻是單純因為肉身力量比普通人強,所以揮劍看起來很有威勢。
但其實全是蠻力,沒有一點武藝的深度。
像這樣的拔劍,其威力還不如單純的用內氣發出的武技強大。
陳曄又演練了幾遍《拔劍式》的其他拔劍招式。
呼哧!
呼哧!
呼哧!
演武場不斷響起了拔劍的聲音。
重力室外的謝玉華,聽到這邊的聲音也不由看了過來,見到演武場這邊的情況後,他微微點了點頭,目光中有一絲讚賞。
好小子,這就開練了嘛!真是勤奮啊!
在謝玉華看來,這時候要是其他人見周學義等人受罰,肯定是會在一旁看戲,或者找個地方休息。
而這個陳曄心態卻是不浮不躁,不管外界如何,依舊能專心做自己的事情,這一點就比很多人強。
此時,重力室內,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傳出五人的哀嚎求饒聲。
不過謝玉華就像個鐵麵無私的判官,隻是在外麵用和聲細語的語氣鼓勵幾人。
但實則是躲在外麵一個人偷樂。
演武場上的陳曄一遍一遍練習拔劍式,直到半個小時後,他停了下來。
“還是不行啊!”
陳曄微微歎氣。
他沒有寄希望於自己在武者之前就能是領悟“勢”,但目前一點觸摸‘勢’的感覺都沒有,這讓陳曄很是失落。
他完全沒有感受到郭振海所說的那種渾然天成,一氣嗬成的感覺。
甚至他這拔劍式練得還十分卡頓,細節之上就像2g時代網上刷圖一樣,沒有一絲靈巧,全是莽勁。
陳曄儘力想解決這個問題,可惜始終沒有收獲。
也許是練得還不夠。
畢竟他接觸武藝也才幾天而已。
想要這麼快將武藝練到爐火純青,這顯然不現實。
武藝這東西,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悟性再好也要時間去熬,鮮有那種一點就通的天才。
武藝它這不僅僅是對悟性的挑戰,也需要時間的打磨。
就好比一個神童,他就算智商再高,不接觸書本,那也一樣白搭,武藝也還是一樣。
陳曄這種情況就屬於對武藝實在太晚了。
這高教之中幾乎所有人都是在十四五歲就開始接觸武藝了,為以後領悟勢打基礎了,像陳曄這樣的情況屬於另類。
至於為什麼不是從小就修煉武藝,那是因為太早修煉武藝,很可能會把身體練壞,畢竟幼童的身體太弱,很容易練出什麼暗疾,這對武道來說是致命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而彆看陳曄晚了幾年,但在成為武者前的這幾年就是練習武藝的黃金期,隻有在這個階段提前鋪墊好武藝的修煉,才能在成為武者後,水到渠成的領悟勢。
這也是為什麼像周學義這種世家天才會在剛進入大學的時期就同時掌握了多重勢的原因。
武藝的修煉確實很看悟性。
悟性好可能十幾天就能將一門武藝練到爐火純青,甚至多修煉個一兩門武藝,很快就能掌握勢。
而悟性差,也許幾年乃至十幾年下來,也未必能領悟出勢。
不過悟性這種東西,屬於機會主義,它不會穩定觸發,很多武藝還是得靠時間去慢慢鑽研練習,就比如有的人修煉可以十幾天就將《拔劍式》練得渾圓天成,這確實說明他很有悟性,但讓他修煉《狂風劍訣》,他可能要花幾個月乃至一年時間才能完成熟練度的積累。
因為武道是十分複雜的一門學科,而武藝和武藝之間有著很大變化,就連招式之間都存在著成千上萬種變化,就好比一個擅長跳遠,可他不一定就擅長跳高,所以勤學苦練在武道武藝這一領域仍舊是亙古不變真理。
陳曄停止了修煉《拔劍式》,轉而修煉《狂風劍訣》。
《狂風劍訣》的綱領以及劍招就三個字能概括,狂、疾、準。
要將這《狂風劍訣》的劍招練至渾圓天成,出劍就需要狂、疾、準。
掌握這三個要領,才能練好這《狂風劍訣》。
陳曄提劍開始揮舞,劍勢凶猛狂暴,動作變化萬千,長劍遊走間發出嘶嘶劍鳴。
他身影如遊龍,周身劍影重重,踏著詭異的步伐快速移動著。
他手腕轉動,劍招變換間有劍光劍花在虛空閃爍。
他的動作看起來凶猛連貫,每一步每一招似乎都很華麗,遊刃有餘,但其實仔細觀察,就能看出他的動作遲鈍延緩,沒有一絲行雲流水的感覺,劍招的變換粗看也還行,但細看下卻是漏洞百出,姿勢動作都有紕漏。
一套動作下來。
陳曄練得氣喘籲籲,這種疲憊和戰鬥一場也差不多,因為很多劍招對身體柔韌性以及肉身強度有很高要求,大部分劍招動作,都不是一般人能揮出的,所以這很消耗體力。
而陳曄這一番練習下來,也並沒有發揮出《狂風劍訣》的狂、疾、準的精髓,甚至劍招也很亂,就更彆提領悟勢了。
這狂風劍訣也和拔劍式一樣,讓陳曄很頭痛。
練了幾天,卻是毫無收獲,隻有一個空架子,沒有一點武藝架勢。
按照郭振海的說法,武藝對於發力技巧十分講究,需要調動身體的每一塊肌肉參與進去,但同時又對每一塊肌肉所需要發出的力量大小有不一樣的要求。
陳曄也是根據郭振海的這番見解練習著這兩門武藝,但說實話要靈活掌握這個發力技巧,太難了,他到現在也沒有一點頭緒。
他也嘗試著不斷改變力道來練習,但一樣難的讓人崩潰。
就拿這《狂風劍訣》來說,用力太猛,劍招就會亂,沒有行雲流水的感覺,所以就不可能練到渾然天成的地步。
但用力太輕,就無法滿足這門武藝的狂、疾、準的要領。
看這情況陳曄如果不花費大量時間去沉澱一下這兩門武藝,估計很難將之練到渾然天成,更彆提勢了。
而且他還不能死練,必須要一邊思考一邊修煉。
一成不變的死練,也是不可能達到渾圓天成的地步。
陳曄歎了口氣。
現在趙玄黃都已經把他架在了火上烤,他沒有時間慢慢修煉武藝。
而且從趙玄黃今天這嚴格的態度來看,估計接下來的學習任務肯定會非常艱難,要求也會很高。
按照之前他從秦燃那裡所得知的,趙玄黃可能會給他們提出各種刁難的要求以及布置各種困難任務。
這馬上學校就會展開期中實訓階段,到時候每個武科生都需要去諸天萬界完成任務,高教的任務會更加困難。
而且按照秦燃、孟浪等人的說法,他這個老師估計會在學校固定任務之外,從而下定新的任務。
而且現在趙玄黃已經借他的勢打壓了眾人,估計趙玄黃接下來對他的要求,可能會比對其他的人要求更要嚴苛,如果達不到,到時候被勸退估計都是輕的。
他已經沒時間去慢慢沉澱,必須要找到快速領悟勢的辦法。
想到這些,陳曄陡然感覺有一座大山壓在了他的心頭,倍感壓力。
不過轉念間,陳曄想到了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