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十萬鐵甲,十萬大明軍_超時空史記_思兔 
思兔 > 曆史軍事 > 超時空史記 > 第56章 十萬鐵甲,十萬大明軍
背景色:字体:[]

第56章 十萬鐵甲,十萬大明軍(1 / 2)

超時空史記!

楚禎不懂劍,也不懂甲胄,t10高碳鋼什麼的,也都是賣冷兵器的老板吹噓的。

他在兵器堆裡撿起一把槍頭,笑道“再好的劍也就是配飾,你們打仗多是用槍吧?”

彆看現代人多吹噓劍,劍聖、劍豪、劍神等,但就楚禎所知,槍才是戰場上的主流武器。

“多用弓和槍。”

李世民也拿起一杆槍頭,一邊端詳一邊解釋“兩軍交戰必列陣,需進退有據方能陣型不亂,交戰之前,弓箭能在三十丈外拋射,交戰時,長槍拒敵,以盾防禦,及到亂戰,則是抽出大刀砍殺,或以長矛衝陣,大開大合揮舞,使敵怯弱。”

楚禎點頭,“這就是猛將的作用,不一定殺多少人,但能帶領士兵衝陣。”

李世民多次提到衝陣,可以見得古代打仗保持陣型的重要性。

“也是好槍!”

用劍碰了碰槍頭,李世民稱讚道“找一杆好的白木套上去,製成馬槊,就是一把能讓將士都愛不釋手的神兵利器!”

“馬槊、槍、矛都有什麼不同?”

聽到他說把槍頭製成馬槊,楚禎便問了一句。

“漢時多稱呼為矛,現多稱呼為槍。”

李世民說道“騎馬衝鋒更講究槍杆之長,因此騎兵所用的長槍比列陣士兵的槍更長,稍加改進,便稱之為槊,馬槊。”

楚禎想到了程咬金,在隋唐小說裡這位混世魔王用的是斧頭,俗稱三板斧。

但其實在曆史中,程咬金善用的就是馬槊。

“到大明朝,已無人再把槍稱呼為馬槊。”

朱元璋放下李清照和林黛玉的詩,也站起身,過來看這堆武器。

他第一個拿起來的,就是一件鱗甲外形的鎧甲。

“全都是中間帶孔的鋼片?還都是一模一樣……”

朱元璋自言自語的說著,又拿起披膊,翻看這一片片鱗甲片是怎麼串在一起的,又彎折了下披膊,看穿上它後能靈活揮砍否。

看完披膊,他又撿起頭盔,脫下自己帽子,試著戴了下。

李世民也拿起腿裙看了看,征得楚禎允許後,用劍在上麵砍了一下。

“叮。”

一串火星冒出,腿裙上的鋼片出現一道口子,但整體完好無損。

李世民再看了看手上的劍,露出驚詫的神情。

劍與甲,其鋒利堅固都超乎他的想象。

楚禎笑道“古代私藏甲胄是重罪,但在我們這,可以隨便買。而且是不鏽鋼,泡水也不容易生鏽。”

“不鏽鋼?!”

李世民被這種不生鏽的鐵片驚到了。

“這一套要花幾個錢?”

朱元璋摸著那一片片銀白色鱗甲,表情平靜,似乎覺得也就這樣。

“五千塊,包含鎧甲和一把劍。”

楚禎報出一個數字,又解釋”你們的一文錢大約等於我們這的兩塊錢,但實際情況比較複雜,比如,銀子不太值錢,但一塊二十兩的金錠,能賣二十萬塊。”

“一文錢是兩塊錢……二十兩金錠是二十萬塊,能買四十套這樣的甲胄?!”

朱元璋平靜的表情終於有了變化。

“差不多。”

“想買多少都行?要多少有多少?”

“隨便買。”

“我要十萬套!!”

朱元璋一開口就是十萬甲胄,表情壓抑不住,徹底激動起來!

大明十萬將士穿著這樣的鎧甲,光是列陣所形成的強大武力,就足以嚇破遼東北元和北方蒙古各部的膽。

這樣做工精良、質地一流的甲胄,在大明朝隻有將領才能穿。

更彆說這些鐵片居然能防生鏽!

幾人紛紛看過來,坐在楚禎位置上的李清照也放下那份胡惟庸策論,走過來在楚禎身邊看著,從另一個箱子裡用力拿起一件魚鱗甲。

“我也要一萬套!”



最新小说: 星辰之巔星辰訣 鬥羅:天生媚骨,開局藍霸團寵 職業?狗都不打! 這個男人太懂炒作 華娛從代拍開始 我有一座鏡像屋 大道之上 假千金空間通獸世,渣哥個個悔斷腸 我以惡女為資糧 1979我的年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