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時空史記!
奉天殿內,朱橞大氣不敢喘。
他爹坐在禦座上,雖然年輕了二十歲,但無論樣貌,氣勢,以及坐在龍椅上那執掌大明江山的威儀,都與他記憶中的父皇一模一樣。
父皇升入天界,恢複年輕時樣貌也很正常。
朱橞看著四哥和那位侄兒,忍不住猜測他爹會如何收拾這爛攤子?
廢掉朱允炆,讓四哥當明太宗?
還是父皇以後留在應天府,繼續當皇帝。
亦或者,糾正太孫,讓他繼續當皇帝,貶黜四哥回燕地?
朱橞悄悄看了一眼殿內群臣,見他們都微低著頭,不發一言。
“去搬張椅子來。”
太祖高皇帝開口,吩咐說道“給史官坐下,從今以後,史官就是大明的應天護國真君,見他如見朕!”
眾人抬頭,看了一眼那位楚史官。
朱允炆嘴唇動了動,“皇爺爺……”
他下意識又懷疑起來,是不是妖人來亂國,但之前那一幕又太過神異,且城外還有數十萬大軍圍著,他即便不想冊封這真君,也隻能硬著頭皮封了。
“好,孫兒按皇爺爺說的辦,封楚史官為大明應天護國真君!”
朱允炆下旨道。
“嗬。”
朱高煦嗤笑出聲,對他說“堂哥你也不看看城外我爹帶了多少燕軍來,你說話管什麼用?史官還用得著你來封?!”
這話無疑是赤裸裸的打臉,打得還是皇帝朱允炆的臉,使他臉上火辣辣的。
但。
朱允炆和朱高煦都不敢再吭聲,太祖看向他們的眼神,讓二人心裡直跳,冷汗從後背冒出來。
椅子很快搬來,楚禎指了下前麵“放這吧。另外,再去搬張桌子來,燕王,你那電台呢?也去拿來,聯係北平府,讓你兒子和寧王都來聽一聽。順便也聯係其他藩王。”
“你按真君說的去辦。”
朱元璋吩咐道。
朱棣這才站起身,讓朱高煦去拿電台來。
他父子二人都穿著鎧甲,在奉天殿內走動尤為刺眼,仿佛是在提醒眾臣
應天府是被燕軍攻破,這是一場謀逆!
但龍椅上坐著的,卻是大明太祖高皇帝!
“允炆,來,到伱皇爺爺跟前來。”
朱元璋朝朱允炆招手,神態和藹,仿佛就是爺爺召孫子過去,享受天倫之樂。
燕王是誰?
不認識。
眾臣一下子被這一幕吸引,心中升起各種猜測,朱允炆也不禁呆住。
朱棣則是把心提了起來,悄悄看一眼楚史官。
旁人無所謂,隻要史官支持他,他就能穩操勝券!
“陛下快去!”
黃子澄低聲道。
朱允炆這才如夢初醒,連忙走到皇爺爺跟前。
“搬張椅子過來,讓朕的孫兒坐下!”
朱元璋又吩咐道。
等朱允炆坐下,電台也被鄭和拿來,放到桌子上,楚禎看著他在擺弄,聯絡其他人。
附近的儀禮司官員,以及宮內太監,都被這部電台所吸引。
就在不久前,持有這電台的人還被指為反賊,如今它卻堂而皇之的擺上了奉天殿內。
朱棣,朱高煦重新在殿內站著。
直到這時,朱元璋才把手撐在腿上,彎腰朝略矮一些位置上的朱允炆問道“咱的大明朝,有多少畝耕地?”
眾人不禁心生疑惑,太祖為何問這個?
就算要問,也不該這時候來問。
“這……”
朱允炆一時記不起來,隻能回答道“回皇爺爺,去年稅糧約有兩千三百萬石。”
朱元璋看向底下大臣“誰是戶部尚書,來回答朕,朕的大明有多少耕地?”
“啟奏太祖!”
一人站出來奏報“洪武二十六年編《賦役黃冊》,大明共有耕地八百五十餘萬頃!”
朱元璋看了看他,點頭道“王鈍,朕記得你,龍鳳十二年進士。”
王鈍神情有幾分激動,朝太祖拜了一拜。
“八百五十萬頃地。”
朱元璋又彎腰低頭,跟座下的朱允炆,疑惑著問道“你怎麼不分一些給你叔叔們?”
刹那間,冷汗從朱允炆後背冒出。
奉天殿內,氣氛陡然間凝重、肅殺。
太祖是興師問罪而來!
朱允炆後背發涼,額頭冒汗,僵硬的脖子轉動,往下麵看了一眼黃子澄與齊泰等人。
“太祖。”
黃子澄正欲開口,朱元璋就看向他“朕還未問你們,再有朝上失儀,拉出殿外杖斃。”
黃子澄被迫回到位置上。
楚禎笑了下,之前黃子澄就是以禮製來要求燕王脫下鎧甲,現在朱元璋又以朝會禮儀斥責他。
“你來回答皇爺爺。”
朱元璋複問朱允炆“咱當初親手打下的江山,到如今有八百五十萬頃的耕地,夠養活上億人口,難道還養不了朕的這些兒孫們?”
朱允炆汗如雨下。
“你要削藩,皇爺爺也理解你,這些個藩王的確有造反的實力,老四就是其中一個!”
朱棣大氣不敢喘,此刻說什麼都是錯。
“但你削藩了,怎麼不給你叔叔們留一些田地?”
朱元璋盯著他問“朕想了三個月,也想不明白為什麼。大明八百五十萬頃耕地,難道你不能分一千頃給你每個叔叔們?”
奉天殿內,一片安靜。
群臣中不是沒人反對如此削藩的,但卻阻止不了。
朱元璋又說“咱家以前窮,你曾祖爺爺生了四個兒子,死之前分家,把家裡的地都給分了,你太爺爺排行第四,也分了薄田十畝。”
“現在,咱打下了江山,讓朱家有了偌大基業,怎麼分家時,你一點地也不分給你叔叔們?”
楚禎看向朱允炆,朱元璋沒有用很淩厲的語氣問他,僅僅是像平時聊天時的口吻,仿佛隻是單純問為什麼不分幾畝地給燕王、周王、齊王等人。
但這看似普通的問話,卻把朱允炆聽得滿頭汗水,臉色慘白。
眾臣中,有不少人此刻也都後背發涼。
他們早就知道,這樣來削藩是不行的,以謀反罪名將一位藩王廢為庶民還說得過去,可五個藩王都被廢,這無論如何也堵不住天下人之口。
燕王,寧王等手握重兵的藩王,更不會坐以待斃。
“你回答皇爺爺,為什麼這樣削藩?”
朱元璋語重心長的問他。
半晌,朱允炆才聲音嘶啞的開口“回皇爺爺,叔叔們在外坐擁十數萬兵馬……”
“咱問你的是,為什麼這樣削藩!”
朱元璋打斷他。
台下,朱高煦咧嘴笑著,其他人估計都沒注意到,但楚禎看到了。
這家夥明顯是在幸災樂禍!
許久。
“答不上來?”
朱元璋點了點頭,“好,咱再問你,你削藩了,為什麼又把燕王三個兒子放回去,難道你覺得自己削了幾位藩王找的理由能讓燕王信服?”
楚禎大樂,因為朱高煦的表情一下子僵住。
這句話,很明顯就是在說,當初朱允炆就該留住他們兄弟三人,再召朱棣來京,從而避免這場靖難之戰。
這問題朱允炆終於會回答,他手指向台下“是黃先生勸朕放他們回去,以麻痹燕王。”
朱棣笑道“侄兒,你四叔可不傻!”
他不傻,傻的人自然就是朱允炆和黃子澄。
朱允炆被激怒了,咬著牙道“當日就該殺了你三個兒子!!”
“來,我就在這!”
身著鎧甲的朱高煦。手按在佩劍上挑釁道“過來咱們打一架,看你能不能殺了我!”
眾人默然不語。
心情卻極為複雜。
就在前年,朱高煦見到朱允炆時,還要跪下行大禮,口稱陛下。
如今再見,卻是朱高煦身穿甲胄,堂而皇之的站在大殿上,放言要與陛下死戰。
陛下沒有氣得發昏,已是涵養了得。
“廢掉藩王也是大臣的建議?”
朱元璋再問朱允炆。
仍舊得不出他的回答,朱允炆臉色漲紅,嘴唇緊閉,答不出來。
但已經回答了這問題,廢藩是他的主意。
“太祖!”
黃子澄不顧朝堂禮儀,跪下磕頭道“削藩勢在必行,周、齊、湘、代、岷諸王多行不法之事,太祖袒護諸王,他們才得以幸免!”
殿內,眾人悚然。
這是揭太祖的短!
朱元璋瞥了楚禎一眼,才問黃子澄“朕的這五個兒子,都罪該廢藩?周王從小好學,對藥方多有研究,身為朕的兒子,他又非濫殺之人,就不能赦免了他?讓他繼續研究藥方草藥,不比你們在朝堂上做官差。”
這話是顧忌楚禎在才這麼說,老朱的兒子們的確有不少都是不忍直視的。
但周王朱橚反而是諸王中的特例,他著寫的《救荒本草》影響深遠,還流傳到了海外。
能編纂這樣的醫學書籍,楚禎認為周王雖有罪,但不至於被削。
古代官員和權貴是有特權的。
禦座上,朱元璋再問“湘王被你們逼得自焚,難道他是畏罪自殺?”
奉天殿內鴉雀無聲。
黃子澄叩首不敢起。
“你給你十二叔上諡號為‘戾’?”
朱元璋看向底下問。
朱允炆身軀一顫,起身跪倒在皇爺爺麵前,不敢言語。
“昨日裡,慶陽公主奉命來談和,我才知侄兒將老姐姐的公主封號撤掉,改封為慶城郡主。”
朱棣補上一刀。
殿內氣氛更為安靜。
連楚禎都沒有在此刻去看朱元璋。
許久。
“你跟你爹一點也不像。”
皇爺爺的話,令朱允炆心中顫栗。
他知道,他能當上太孫,完全是依靠父親受皇爺爺寵愛,才得以被立為嗣君。
如今,皇爺爺卻說他與父親一點也不像……
“你父親是一位好兄長,平日裡多有照顧弟弟妹妹,兄弟和睦,而你……”
朱元璋的聲音裡,透著濃濃的失望。
“皇爺爺!!!”
朱允炆猛地的抬頭,眼眶通紅,顫聲道“你想要廢黜我,是不是?!”
朱元璋平靜的看著他。
楚禎,朱棣,鄭和,朱高煦,以及殿內眾臣,都吃驚看向爺孫二人。
“從皇爺爺出現在白溝橋,而不是來太廟,回應天府,我就知道,皇爺爺你不喜歡我!!”
“不!”
朱允炆仿佛壓抑許久終於爆發“是從我爹死後,我就知道,皇爺爺你一點也不喜歡我,你隻是想讓皇位傳給我爹這一脈!!”
楚禎大概猜到朱允炆為何廢藩,又是為何當上皇帝後就迫不及待的改掉許多政策。
他對朱元璋有怨言。
當太孫時,這股怨氣就憋在肚子裡,直到當了皇帝才爆發出,用雷霆手段削廢五位藩王,奪走慶陽公主的封號,不到一年,就將洪武朝許多舊製改了。
連宮門、城門的名字也改了許多。
“可惜,我爹死了。”
朱允炆慘笑“你隻能立我當太孫,哈哈哈!”
“跪下!”
朱元璋厲喝。
“我不跪!
你無數次想廢了我,但我還是當上了皇帝!”
朱允炆一步步後退,走下了丹陛,看著朱元璋,目光憤恨又冤屈“朕無罪,誰也廢黜不了朕的皇位,朕才是皇帝!!”
朱元璋站起身,往下走,朱允炆拔腿往外跑。
眾人吃驚無比。
“我替你爹宰了你!”
朱元璋猛地拔出朱高煦腰間的佩劍,朝著朱允炆追去,朱棣大驚失色,喊了一聲“父皇”,連忙上前攔阻,朱高煦也上前攔住,喊著“皇爺爺”,又慌忙喊殿外錦衣衛去攔朱允炆,殿內眾臣紛紛跪倒磕頭,請求太祖息怒。
無數經曆過洪武朝的老臣都對這一幕感到熟悉。
當初太祖也曾拔劍追著太子砍,如今再次上演太祖追砍太孫。
朱允炆很快被押了回來。
朱元璋手中的劍也丟了,黑著一張臉回來。
“冷靜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