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時空史記!
“皇權?”
朱元璋重複一遍,卻不置可否,走進了影音室內。
李世民隻一笑,朱棣倒是看了眼他爹。
諸葛亮倒是朝楚禎行了一禮,以示待會恭聽他的言論,方才走入室內。
眾人坐下來,李清照笑盈盈對楚禎說道“郎君且坐著,奴家與妹妹去準備一壺茶來。”
楚禎這才想起來,笑說“等你們回來再聊,你們是官家小姐,意見也很重要。可惜沒有平民百姓來到這。”
指古代的百姓,他自己不算。
孔明說道“亮如今一介白身,非是一國之相,也未曾位列侯爵,先生不要遺漏了我!”
“哈哈,是我疏忽了。”
楚禎笑說,又對他說“本來你第一次來,該給你說下這兒是哪,我們也能知曉如今漢末的情況,但眼下不是時候,等明日時再與孔明詳聊。”
諸葛亮聽到漢末二字,不禁歎息一聲,也就不再多說。
不久後,李清照和林妹妹端著茶水回來,楚禎幫她們找了杯子,給眾人倒了一杯。
“你們後世人如何看皇帝?”
喝了一口茶後,朱元璋迫不及待的問。
李世民和朱棣都看過來。
影音室內燈光昏暗,兩張環形沙發,楚禎和兩位少女坐一張,李世民、朱棣和諸葛亮坐在環形沙發上,老朱單獨坐中間的一張按摩沙發上。
“現在學生的史書裡,把華夏有皇帝的年代,叫做封建時代。”楚禎說道。
“封建?”
李世民第一個表示質疑“大唐不行封建製。”
“大明也沒有!諸藩王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朱棣也說。
“但這些都不耽誤你造反。”
朱元璋一句話,把剛打到應天府的朱棣說得滿臉漲紅。
幾人都笑起來。
孔明雖猜出他們在笑什麼,但不清楚事情經過,也就沒多問,而是說道“秦王……不,始皇將天下分為三十六郡,行郡縣製。漢高祖沿襲秦製,卻又分封諸同姓、異姓王,封邦建國,以致後來有了七國之亂。
到武帝時,采納主父偃建策,行推恩令,諸侯惟得衣食稅租,不與政事。
至此,夏、商、周三代所行的封建製已名存實亡也。”
聽了後,坐楚禎身旁的李清照讚歎道“武侯之才學果然非常人可比!”
“在先生及諸位帝皇太子麵前,亮不敢當。”
孔明謙遜一下,並說“我如今隱居隆中,耕讀已有半年,且未有出世做官之心,非武侯、丞相,諸位稱呼我表字孔明即可。直呼我名也未嘗不可。”
他知道現代人都是直接喊名字。
楚禎聽出來,漢朝人其實也會把秦始皇叫做秦王,也可以叫秦皇。
就是不知道是故意貶低,還是漢朝人沒有把王、皇分得那麼細。
“看來。”
朱元璋緩緩道“咱分封諸藩王是一步錯棋。”
朱棣此時是一句話也不敢說。
因為他爹這步錯棋就是他!
楚禎笑道“各位的學問都比我好,不過,現在人說的封建,不是封邦建國的藩王製度,而是指以皇帝為最高權威,皇帝親自參與政事、軍事的國家。”
“這兒的皇帝不參與軍國大事?”朱元璋聽出彆的意思來。
楚禎點頭“現在其他國家的皇帝,多是君主立憲製下的皇帝,權利交給議會,算是封建到現代的一種過渡。我可沒有說它是好的,我更傾向於黑貓白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
“這是何典故?”
李清照聽出楚郎最後一句話是典故。
“是一位偉人說過的話。”
楚禎簡單介紹了下,又給他們解釋什麼叫君主立憲和君主專製。
朱元璋聽了後,思考片刻,就得出結論“權歸議會,而議會有一百餘人,豈不造成官僚臃腫,遇事不決,敵寇打來他們還在議會爭要打還是要降,反複無常,如何能治理好國家?”
李世民幾人暫時不發表意見。
楚禎估計,他和朱棣都不會去搞什麼君主立憲,這是理所應當。
誰會心甘情願的把自己手裡的家產分出去一部分?
縱觀世界上其他國家,那些君主都是被逼著立憲,是大勢所趨的結果,不得不妥協。
也可以叫革命不徹底。
“孔明如何看?”
楚禎問千古一相的諸葛亮,雖然他現在年輕,但才學已經有了,現在劉備來請他出山,他也能治理國家,就跟李世民十八歲領兵一樣。
天才不能用常理推斷。
“尚書·周書有言天子作民父母,以為天下王。”
諸葛亮含蓄的說道“此乃漢朝天下百姓所共識,不可擅改之,否則又將釀成王莽之禍。”
楚禎笑起來,王莽這個“穿越者”被孔明拉出來鞭屍,實在是妙。
但就如諸葛亮所說,國家製度法規不可隨便更改,否則就會造成天下動亂。
朱元璋、李世民等人,就算認可君主立憲,也不會在他們這一代實行,而是留給後人,等經濟發達,生產力增長時,再適時主動立憲。
用政治課本裡的話來說就是
生產力要和生產關係匹配。
“伱們覺得呢?”
楚禎分彆問他們。
李世民和諸葛亮看法一致,不可妄改。
李清照和林黛玉推脫她們是女子,不摻和這些討論,隻聽一聽。
至於朱棣,“我讚同父皇所說!”
純屬拍馬屁之言,略過不提。
幾人都等著他的看法,楚禎喝了口茶,才說道“在我看來,皇權沒有永恒,想要讓皇朝延續長久,就得把皇帝坐的龍椅砸爛!”
幾人一愣。
朱元璋問“朕的禦座怎麼了?”
楚禎笑道“我在唐宋明都參加過朝會,皇帝高坐在上,臣子站在下。”
“漢時是坐著。”諸葛亮道。
“唐也是坐著,隻在冊封太子時站著。”
李世民也說道。
楚禎“……”
李清照掩嘴笑著說“到我大宋太祖之時,臣子參加朝會方才是站著。”
楚禎點頭,麵不改色道“這正是我想說的,封建朝代越往後,皇權越高度集中,其中就是以洪武帝你廢除宰相製為標誌!”
林黛玉瞧了一眼對麵的諸葛亮,這位就是被楚大爺冠以丞相之名,而廢除宰相製的明太祖剛好也在。
朱元璋說道“咱的大明也延續了三百年,隻比漢少了些,但漢分前後。”
這是為他廢除宰相製辯解。
楚禎說“在我看來,王朝持續多少年,全看某一位皇帝的好壞,甚至看皇帝是否早有子嗣,是否能活得夠長,一定程度上說,國家興亡全在天意上。”
李清照立刻想到了大宋兩位子嗣夭折的皇帝,當今官家也是因此繼承大位。
諸葛亮則是想到了漢和帝,年僅二十七而崩,至此以後漢室幼主不斷出現。
“天不讓皇帝有子,又能奈何?”朱元璋歎道。
“所以要砸爛皇帝的龍椅,讓誰都可以坐上去當皇帝,天下照樣能運轉。”
楚禎說道“君主專製的情況下,好皇帝能使百姓安居樂業,昏君卻能讓天下動亂,二世而亡,如隋煬帝楊廣。”
李世民經曆過隋末。
楚禎繼續說“天下安危係於一人之手,十年,五十年不出事,但放在二三百年,十數位皇帝上,一定會出現幾個昏君,致使民怨沸騰,到那時,誰來廢黜、製止皇帝?”
朱元璋銳利的眼神看向老四。
朱棣不敢吭聲。
是他那允炆侄兒要削藩!
幸好,有楚史官出麵,由父皇親自廢黜了朱允炆。
但這一次能製止,下一次呢?
楚禎繼續道“我能舉的例子很多,漢靈帝,唐玄宗,宋徽宗,明堡宗、萬曆皇帝等,都是一人昏庸妄為,致使王朝衰敗。”
朱棣身軀一震,明堡宗?!
李世民識趣的沒有去問唐玄宗是誰,隻要不是唐太宗就行。
李清照捂著臉,楚郎是怎麼也要提宋徽宗!
諸葛亮長歎一聲“靈帝賣官鬻爵,果然在後世留有罵名,使漢室衰亡。”
楚禎笑道“據說這位漢靈帝建裸遊……他賣官,彆人買官,去上任後為撈回本錢,自然就是使勁壓榨百姓。”
本想八卦漢靈帝和數百宮女妃嬪裸奔的事,但考慮到李清照和林妹妹都在,又趕緊改口。
諸葛亮默然。
朱元璋問“咱那不孝兒的子孫,你說的堡宗,又乾了什麼事?你簡要說說。”
朱棣看了看地麵,這沒地方躲啊!
到底還是躲不過他爹的當頭一刀。
“明堡宗叫朱祁鎮,他禦駕親征,崇信宦官,行軍多次胡亂移營,紮營也不行,二十萬大軍在土木堡一觸即潰,他本人也被瓦剌活捉了。”
土木堡?
朱棣可算是知道為什麼會有堡宗這樣的廟號!
“他怎麼不跟他太爺爺一起死了呢?!”
本想忍住怒火的朱元璋,聽完詳細的土木堡事變經過後,還是忍不住開罵。
他為了大明在白溝河陣亡的十萬將士,不惜厚著臉皮求楚禎,讓彆人喊他為太祖。
結果後世老四這些不孝子孫,一仗就打沒了二十萬大明將士,連皇帝本人也被戎狄活捉!
丟儘他朱家臉麵!
朱棣馬上道“父皇您彆生氣,我留下祖訓,子孫不許再用‘祁’字作為名字!”
祁字正是他這一脈啊!
“你閉上嘴,免得我又想抽你!”
“……是。”
朱棣不吭聲了。
李世民微微一笑,他不問唐玄宗果然是對的。
楚禎最後感歎說“參加過靖難的張玉之子張輔,也在此戰中死去,其餘損失不可計數。”
朱棣聽了,心中震驚,他本以為土木堡會是七八十年之後,可竟發生得如此之近?
朱元璋也沉默著。
“所以我才說,天下安危係於一人,皇權越集中,天下就越危險,隻等出一個昏君,王朝就會加速衰落。”
楚禎說道“這還隻是皇帝一人,其餘的皇親國戚、士大夫、世家子弟等食利階層,他們一代代的占有土地,也會把一個王朝啃食一空,如白蟻毀壞堤壩。英明的皇帝會暫時阻止這一進程,昏庸的皇帝則是會加速,踩一腳油門讓王朝秩序崩潰。”
眾人細思他這些話。
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