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的問話還回蕩在大殿上,堂下卻無人準備回應。
大家都還在觀望,畢竟王陳這個二王子和嬴政這個大王子,沒有一個簡單的。
冒然說話,不管是好話還是壞話,必會得罪其中一方。
見此,王陳卡在現場氣氛變得尷尬之前,趕緊出言救場。
“父王何不試試筆墨紙硯,看看實際效果如何?”
“所言不錯,那便試試。”秦王嬴異人說道。
此時還在朝會,而秦王又不昏庸,當然不會現場給大臣表演“紅袖添香”。其實在秦王心中,趙姬就是那個最適合的人選,那就是一個要他老命的妖精。
秦王執筆,吩咐內侍研墨,興致衝衝的將筆毫蘸滿墨水之後,卻不知道該落筆些什麼。這是白紙第一次在公開場合亮相,甚至可能是人世間第一張白紙,秦王猶豫了。
但當他擺弄時,突然看到筆杆之上王陳留下的小心意——秦王萬年。
會心一笑。
秦王有些寵溺的看向王陳,稍後便寫下:
吾兒成蹻萬年。
秦王滿意的欣賞一番,然後讓內侍拿著,向百官傳閱。
呂不韋是百官之首,他第一個接過紙張,入手的第一感覺便是震撼。
作為雜家掌門人,傳奇商人,呂不韋無論在哪一方麵都是人中龍鳳。
他立刻便察覺到,這個叫做“紙”的發明,必然會取代簡帛,而且將會以極快的速度取代簡帛。
這是一項偉大的變革,而變革就意味著出現新的機遇,有著新的利益。
首先,他那傳奇商人的敏銳市場嗅覺,使他明白這張紙蘊含了巨大的商業價值。
而作為第一個掌握這項技術的國家,秦國可以從中攥取到的利益將難以估量。
白紙,可以為秦國增加海量的財富,這是其一。
其次,作為雜家掌門人,學問大宗師,一手主導《呂氏春秋》的人,他更加明白,“紙”的出現必然會推動教育的改革,推動知識傳播方式的改革,甚至會動搖如今百家的根基。
以往,沒有紙的時候,知識隻能記載在昂貴且不方便的竹簡和錦帛之上,而這便意味著,真正重要的傳承幾乎都掌握在了權貴富紳家中。紙的出現,將會狠狠動搖這種知識壟斷,但要想完全解決這種知識壟斷哪怕再過幾千年都不可能。但紙無疑是為知識傳承和傳播提供了便利。
所以,在這場改革發動之前,秦國可以提前布局,讓秦國的製度和文化傳播到其餘六國,這是文化領域的入侵,當今六國,麵對這種超越維度的進攻方式,必然難以察覺,等到他們反應過來時,文化入侵已經完成。到時候,齊楚燕韓趙魏六國都已經變成了秦國想要的模樣,他們還拿什麼來抵抗秦國。
而且,六國貴族和知識分子要想看懂書中內容,就必須要學會秦國的文字,等到全天下都在學秦國的文字,何愁七國不能歸一。這是赤裸裸的陽謀,隻要錯過最初的抵抗時機,關東六國,就會一步落後,步步落後,遲早被秦國吃乾抹淨。
白紙,可以作為秦國統一天下的無雙利器,這是其二。
呂不韋越想越覺得大事可成,而且這比原先預料的統一六國更加的高效和穩固。他恨不得立刻就回去整理出一套圍繞“紙”的戰略規劃出來,要把整個天下都囊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