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看錯吧!”
“faker選手,發生什麼事了?”
“難以置信,應該不是我猜想的那樣吧?”
“原來這種事也會發生在skt的faker選手身上嗎?”
“我已經大概猜到了……”
“雖然知道faker沒上場肯定會有原因,但是我真不知道,居然是因為這種事……”
“這也太誇張了吧?”
雖然faker說的委婉,但是對於那些粉絲來說,你說的越含糊不清,他們就越會腦補。
仔細分析faker說的話,他們不難得出一個結論。
因為某人的加入,faker選手被忽視,甚至被迫替補。
因此懷疑自己,被隊友無視了。
心裡承受了巨大的壓力。
那麼,這個某人,會是誰呢?peror這個p的選手吧?”
“嗬嗬,早就知道他不是什麼好東西。”
“真不知道隊友在乾嘛,為什麼要對faker這麼大惡意?”
“真是的,明知道skt唯一的核心隻有我們的faker選手,為什麼還要這麼針對他?”
“你們知道faker有多努力嗎?他曾經在世界賽期間每天瘋狂的rank練習,高燒到三十多度依舊,這就是faker選手,為什麼他要受到這樣的對待!?”
“都是我們不好,faker選手,我們讓你受委屈了。”
“嗚嗚嗚,他為什麼一直不說?就是為了那虛假的和諧嗎?faker選手,你真的太溫柔了。”
“ogn賽製組,你們還不來嗎?!”
“faker是我們的國寶級選手,不應該被這樣欺負!”
瘋狂的faker粉絲,開始了衝鋒。
她們不在乎真相如何,她們隻知道faker選手受到了委屈。
這怎麼可以!?
他,是faker啊!
他,是我們的光啊!
他,是我們的神啊!a給徐若光開設的韓國社交賬號。
她們衝到了下麵,各種各樣的謾罵開始湧出來。
“真是惡毒的選手,虧我還以為你打的不錯準備支持你的,真是瞎了眼,這下路轉黑了!”
“你有什麼資格孤立faker?你憑什麼?”
“人間賤種!不配打職業!”
“太惡心了,實在太惡心了!”a在內,其他選手的社交賬號紛紛受到了衝鋒。
“你們怎麼敢!”
“為什麼要幫著外人欺負faker選手!?”
“你們明明就是faker的朋友,他陷入困境了都沒注意到的嗎!?”
“你們配當職業選手嗎?”a,我們一直以為你對faker選手很好,但是你現在為什麼對他這樣?”
“你知道faker有多努力嗎?”
“真是瞎了我的眼,我還真以為你們是最好的搭檔!”
不是沒有比較理性的人,他們對於faker的支持沒有那麼狂熱,遲疑的打出自己的話。
“我覺得還是等一下事情的發展吧……畢竟faker也沒說他被霸淩了吧?”
“確實啊,現在skt打的這麼好,為什麼總覺得是因為霸淩?faker自己也說了他現在狀態不好,這就不能是正常的輪換嗎?”
然而,沒用。
著名的《烏合之眾》中曾經對這種現象有過解答,
“群體在智力上總是低於孤立的個人,但是從感情及其激發的行動這個角度看,群體可以比個人表現得更好或更差,這全看環境如何。一切取決於群體所接受的暗示具有什麼性質。”
“群體會讓每個人在其中的錯誤縮小,同時讓每個人的惡意被無限放大。”
“有的時候,那些最不明確的詞語,引起的反響反而最大。”
faker的推特,就是對他們的暗示。
“我”收到了不公平的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