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多小時後。
想登記的家庭都登記完畢。
李鐵國和劉海中以及閻埠從整理好的表格中挑出幾張。
“挑出來的這些都是沒有手藝活沒工作的,平時幫助其他人做些雜活來混口飯吃,條件相對來說最困難。”
李鐵國說著將這些家庭的名字報了一遍。
補充道“大家有沒有工作介紹的,或者想收徒弟的,可以從中挑人幫助一下,儘力而為,不是強製性的,能幫則幫。”
想要進入軋鋼廠這樣的單位基本是不可能的,除非有文化或者一技之長。
而軋鋼廠今年也麵向社會招過工,既然這些鄰居還沒工作,那就證明他們根本就不可能進軋鋼廠。
但是,四合院也有一些乾雜活的,比如前院的趙中平,瘸了一隻腿,但他是個木工,也可以外出找些夥計,也有認識的人。
像這樣的人就有可能帶人一起做事,但工資肯定不高,也沒任何福利待遇,不過有活乾總比沒活乾要好。
商量一圈下來,最終選出的家庭裡麵隻有一個家裡孩子多不堪重負的得到了幫助。
還剩下三個家庭沒解決問題,其中就有秦淮茹。
這時候李鐵國看向李振民,麵露為難之色,道“振民,你看看能不能在小酒館那邊給他們找點活。”
聞言秦淮茹眼睛雪亮。
這是他夢寐以求的工作啊,隻要入了小酒館,那每天說不定還能帶點吃的回來,總歸是不會挨餓的。
其他還沒得到幫助的人心裡則糾得緊緊的,因為大家都知道小酒館在上次全院大會就說了,有人進去工作了,代表著崗位已經滿了,而且小酒館也不是李振民說了算的,是和其他人一起合夥的。
多一個人進去就多一分開支,真正的老板未必會答應。
當然,他們隻知道李振民說得上話,畢竟小酒館當初也是李振民一手操辦的,卻不知道李振民其實就是背後最大的老板。
李振民掃視一圈,最終歎了口氣,有些為難道“酒館不是我一個人說的算,林雪茹,徐慧珍,還有婁半城等等,當初建酒館的時候我出的錢也不多,彆看我平時說得上話,但那也是其他幾個股東給麵子,如果一旦涉及到錢那就不一定了。”
“小酒館也不是什麼大廠,都是精打細算過日子,多一個人就多一份工資,所以這個忙我不能保證。”
“我隻能儘量去聯係一下,具體能不能成還不一定。”
“而且最後就算能成,估計工資待遇方麵也會少一些,其他的員工也許一個月三十塊,但強行加進去的有可能隻有二十塊,所以要做好心理準備。”
二十塊待遇自然不高,平均下來還不一定比無外賣你乾苦力多。
秦淮茹對此顯然有些失落。
不過其他兩個家庭代表則連連感謝。
“多謝多謝,隻要餓不死就行,十塊我都願意。”
“真的麻煩振民了,有消息了一定要通知我。”
真正吃苦的條件困難的家庭可不會在乎那麼多,小酒館可以管飯,就相當於自己家裡少了一個吃飯的,而且每月還有錢拿,簡直不要太好。
甚至不要錢都有人願意乾。
秦淮茹失落那是她沒有真正的吃過苦,或者說嫁到賈家之後她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餓過,雖然平時被賈張氏針對,雖然吃不到多有油水的東西,但肯定是不會真的挨餓的。
李振民擺了擺手,道“不用如此,我也是儘力而為,能不能成還不一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