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兩年過去。
有了徐景山弟子的身份,丁秋楠在醫院工作徹底穩定了下來。
徐景山因為年齡的原因,終於選擇退了下來,在家裡安心的養老,日常生活就是帶著劉翠芳到處轉轉或者自己找幾個人下下棋,日子過得也安逸。
李振民這邊沒有前幾年的那份活躍,而是選擇沉澱了下來,安安心心搞自己的工作,為以後風暴散去做著準備。
前妻袁青荷一家一開始來過信,說是到了法蘭西。
後來過去大半年,第二封信送來,袁青荷說在那邊生活並不順利,然後遇到了一個男人,生活才慢慢穩定,具體細節沒明說,但李振民看得出來那字裡行間都是在說她已經打算跟對方結婚了,以及勸他不要等了,要他再找一個。
李振民不知道那所謂的外國男人是不是袁青荷編造的,但知道袁青荷和袁永昌都不是那種說再婚就再婚的人。
隻是讓他心灰意冷的是,信裡有提到袁青荷因為水土不服,身體變差,最終在臨盆的時候難產,肚裡的孩子沒搶救回來,這也是袁青荷勸她不要在等的最重要原因。
儘管李振民覺得這件事依舊是袁青荷編造的,為的就是不讓他繼續等下去,但他還是心裡異常的不好受。
時間長了,他也不由自主的去想,萬一孩子是真沒保住呢?
袁青荷多年沒懷上,最後好不容易懷上了,加上異國他鄉水土不服,難產的概率也挺大的。
而袁青荷因為孩子沒了,也很有可能會崩潰掉,就算以後政策變了,她們可以光明正大的回國的時候,那時候袁青荷也極有可能因為孩子沒了引起的傷心和愧疚,導致她永遠不會回來了
這些揮之不去的情緒在李振民腦海裡糾纏和堆積,導致他喘不過氣來,他可以去開導彆人,但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卻怎麼也緩不過來
接下裡的半年時間裡,他整天昏昏沉沉,酗酒度日,任何人來了都勸解不開,他時長因為酗酒而導致第二天早上起來記不清前天晚上發生的事情。
半年的時間,他不修邊幅,仿佛老了十來歲。
半年後,他終於不再酗酒,就在眾人以為他要迎接新生活的時候,他卻將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工作中!
李振民本人想的是,有些事情既然改變不了,那就不要去糾結了。
他是個穿越者,也許老婆和孩子就是自己要付出的代價。
昏昏沉沉的半年裡經過一次又一次的麻痹過後,他清醒過來的時候心態也發生了很大的轉變。
他不恨自己的國家,也不恨領導人,因為這是祖國前進摸著石頭過河的必經之路,他隻不過是時代洪流席卷下的一個縮影。
總不能因為受了傷就放棄了對民族對國家的希望。要是這樣,那千千萬萬受苦難的人豈不是都要尋死路了?
跟時代洪流下其他絕大多數人比起來,他衣食無憂還有正當的工作以及光明的前途,簡直不要太幸運!
他才三十出頭,身體健康,有大把的年華大把的精力去發揮自己的優勢,於是在理清思緒之後就將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工作當中,興許以後也可以名垂千古呢?這何嘗不是一種成功。
如今他將精力主要集中在電力和通訊以及核技術上麵,這是後續引領時代進步的硬技術。
現在用不到,但風風暴散去之後必然會大放光彩!
也正因為如此日複一日的鑽研學習,導致他再次深居淺出,在感情方麵徹底的忽略了,忽略了其他人對他的感情。
比如沈文茵
沈文茵跟李振民這些年住在一起,但始終沒有捅破那一層紙,也一直沒有機會,看似住在一起,卻越來越像個陌生人。
………
又過去兩年。
時間來到了70年。
知青下鄉的熱潮席卷全國各地,四合院裡不少小一輩的孩子,比如棒梗,閻解娣,劉光天都已經不能再拖,終於到了下鄉的時候。
要出發的時候,家長們一個個很是不舍,倒是年輕人個個意氣風發,覺得廣闊天地大有作為,是時候證明他們的本事了。
李振民作為四合院的老人,也去送了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