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趁火打劫的皇帝不是好皇帝,秦國秦十鳶,當今現任女皇。
上一任秦國皇帝唯一的子嗣,本以為會從旁支那過繼孩子繼承,可前任秦皇不按常理出牌。
秦十鳶小的時候,文武大臣都不著急,因為他們家的皇帝,可真算不上一個好說話的皇帝。
你乾正事就算了,要是想在他的私事上逼逼賴賴沒事乾,輕則流放在外,重則見閻王爺。
一天天的當官不乾正事,隻盯著你上頭老板的私事,想乾什麼,想造反啊,你皇帝他皇帝。
死了也正好,給年輕血液騰點地方。
畢竟上一任秦皇上不好說話了一點,但人家家國安康啊,多的是人上位。
但隻要你做實事,秦皇也不會拿你怎麼樣。
直到秦十鳶十二歲的時候,大家才發現他們尊敬而又偉大的秦皇後宮竟然隻有一位子嗣,彆說太子之位未定了,就算想定也沒人啊!
說句大逆不道的話,萬一秦皇駕崩,秦國豈不是陷入混亂的局麵。
在有大臣提起這件事情的第二天,大家就發現朝堂之上多了個人。
十二歲的大秦公主秦十鳶。
一時之間大家都摸不著頭腦,有人在自己上官的示意下站出來請示秦皇什麼意思。
秦皇伸手一指,“喏,你們要的繼承人。”
嚇得所有人除秦十鳶以外的跪倒在地,請求秦皇收回成命。
“十鳶是不是孤的子嗣。”秦皇沒有動怒,反而在上麵問道。
“是,可是。”
沒等說完,前任秦皇直接打斷了他的臣子,那不就結了。
繼承人他的子嗣太子,他看小鳶兒挺合適的。
當然前任秦皇也不是開玩笑的,畢竟他還要對自己百姓負責。
可他的女兒由他一手帶大,文采武功,帝王心術那一樣不是佼佼者,那為什麼他要選其他旁支的廢物。
就因為他胯下多了二兩肉。
文官造反,三年不成,總之前任秦皇才不管他們怎麼想,隻要他的百姓能吃飽穿暖,擁有一個英明的君主就夠了。
再說,他女兒肚子裡爬出來的肯定是他老秦家的血脈,這多好。
秦十鳶於是從她十二歲開始,就開啟了她的太子生涯。
一直到十年後,秦太子生下孩子,前任秦皇退位,扶太子登基,絕不等臨死的時候才退位,免得造成一些混亂。
再說前任秦皇還想好好的享受一下他的晚年時光,再幫忙帶一帶小孫女。
就算有的人再不服,秦十鳶也成功上位了。
不服,不服挺好的啊,能力不夠我就把你撤了,聽你唧唧歪歪。
能力夠的,也挺好啊,看你這麼有精神,肯定是公務還不夠多,正好多處理一點。
一時之間,整個秦國蒸蒸日上,畢竟他們現任秦皇比前任秦皇更可怕。
十年過去,秦國境內的女子思想也轉變不少。
正好十鳶還嫌安上的人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