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王很清楚這樣的生活不是長久之計,等他的好皇兄清除了異黨,坐穩帝位後,自己隻是個無用的棄子。
八年的時間,夠他暗中做很多事,也足夠他的好皇兄坐穩皇帝之位。
清王本以為,自己應該會被打發去某個犄角旮旯的封地,悄無聲息地被抹殺。
他已經準備好了假死脫身的計劃,他不在意皇位權力。八年的委曲求全,他也不怨。
他的好皇兄當年到底是救了他一回,這八年他也沒真讓誰占了便宜,假死後他還可以重新開始。
可令人遺憾的是,他的好皇兄不知道哪根筋搭錯了,犯了他兒子當年一樣的錯。
年二十的清王,已不是當年年十二的私生子。
他殺人太順手了,等反應過來時,已經一劍封喉。
皇帝駕崩本來是大事,但他處理這些事太熟門熟路了。為了這份熟門熟路的便利,宮內宮外,不知從何時起,已經布滿了他的人。
換一張臉皮,他當了半個月的皇帝,以他皇兄的身份。
他挑唆著自己的那些侄兒內鬥,以儲君之位為餌,在假麵下笑看著這鬨劇。
他演了一出風寒暴斃,假死的準備還是用上了,卻是頂著他皇兄的身份。
當年的十三子奪位再演,他的七個侄兒鬥得頭破血流,他躲在帷幕後,突然懂了權力的樂趣。
皇宮裡血氣衝天,七子的奪位之爭進展到最後,總是少不了一場廝殺。
勝利者正得意時,他的人卻調轉刀鋒,取了他性命。
在這場爭鬥中隱身的清王緩步走在屍橫遍野的皇宮裡,太監宮女們背著、抱著宮裡的金銀玉器,低著頭匆匆忙忙、躲躲藏藏地跑過。
他又覺得沒意思了。
侍衛抓了個小孩兒跪在他麵前,問他要不要殺。
他突然想到了彆的玩兒法。
清王沒有稱帝,他推了仁宗皇帝的小兒子上台。
八歲的孩童,一直住在冷宮,字都認不全,卻要當皇帝處理國事。
多有意思啊?
但沒人敢說什麼。
因為清王輔政,因為這八歲小兒是唯一剩下的可以確定的皇室2正統。
清王不算,一個私生子,都沒上皇家玉牒,誰知道是什麼成分?
帝弱則臣強。
雖然有個攝政王壓在前頭,但攝政王睜一隻眼閉一隻,放任著朝臣的拉幫結派、貪汙腐敗。
這朝堂,自然是烏煙瘴氣。
也正是因為今日的放縱,才有了後來攝政王的滅亡。
看完角色生平,黎安的情緒沒什麼波瀾,看了個彆人的故事而已。
令他意外的是,這禍亂朝綱的攝政王,對小皇帝的教導倒是很嚴格,夠得上一個明君的規格。
黎安動用權限查了一下,原劇情裡,小皇帝最後確實是成了一代明君,唯一讓人詬病的點,還是厚葬了攝政王,被人罵婦人之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