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略講究天時、地利、人和。
袁紹的想法非常好,除了蹇碩手上的禁軍,洛陽周邊所有的部隊都在他手裡。背靠何進,他隨時能以大將軍的名義調動其他軍隊。地利在手。
士人大多以袁家馬首是瞻,隻要盧植不出麵,輿論的話語權就掌握在袁隗手裡。如今洛陽隻有劉宏一個光杆司令,官員有六成是他袁氏舊故。人和已得。
袁紹唯一缺少的就是時間,是天時。這一次老天沒有站在袁氏這一邊。
十月,皇甫嵩問斬,天下嘩然,很多士人都對劉宏口誅筆伐。
袁紹開心的看著這一切,他的計劃正在一步步實現,他要代表袁氏登上天下最高的寶座。
十一月,洛陽死了一個人,這個人差一點點就讓袁氏全軍覆沒,楊賜死了。
楊賜死的很正常,年齡加疾病讓他沒有挺過這個冬天。
問題是他死在了任上,死前楊賜的官職是司空。
楊賜的一生可謂官運亨通,能做的高官他幾乎做了個遍,司徒、太尉、司空都做過。
關鍵是楊賜做官是不用花錢的,人家有真本事。
作為早早預言了黃巾之亂的人,劉宏對楊賜非常信任,雖然這份信任對楊賜來說已經時日無多,但還不算太晚。
說到楊賜就不得不提及弘農楊氏,這個家族或許沒有汝南袁氏這麼有名,官場上卻不比袁氏實力差。
汝南袁氏在袁紹之前達成了四世三公的成就,而弘農楊氏在楊賜這裡也做到了三世太尉。
這位東漢重臣在臨死之前留給劉宏一封信,信的內容大多是勸諫劉宏不要寵信宦官,不要不理朝政,不要征收過重的賦稅之類的話。
隻是在信的末尾楊賜讓劉宏抑製一下袁氏的勢力,現在袁氏在朝中的勢力實在太大,不利於天子掌權。
或許楊賜這麼說隻是為了給他兒子楊彪鋪路,或許隻是單純的希望劉宏重新執掌權柄。
可人都已經死了,真正的含義已經不重要了,關鍵是看到這句話的人怎麼理解。
去年被黃巾搞得焦頭爛額的劉宏神經驟然繃緊,他相信這是楊賜的另一個預言,他覺得袁氏要對他不利。
人如果對一件事產生了懷疑,那麼不信任的情緒會被無限放大。
劉宏沒有證據證明袁氏在搞陰謀,也沒有人來告發袁氏心懷不軌,他隻能自己防範。
想要保命軍隊是必不可少的,劉宏對北軍不抱任何希望,於是他提前組建了西園軍,任命蹇碩為上軍校尉。
為了組建這支關鍵時刻保命的軍隊,劉宏需要慎之又慎,他準備找人商量一下領軍校尉的具體人選。
這本是一個十分正確的選擇,奈何劉宏信任的人是宦官,找宦官商量就繞不開張讓。
於是西園軍就成了各個勢力瓜分的蛋糕,是人是鬼都想來咬一口。
組建新軍肯定是要在朝會上商議,拖拖拉拉了兩個月,結果就是劉宏非常不滿。
貪婪的朝臣們連口湯都不想給劉宏喝,舉薦的名單裡麵沒有一個宦官的名字。
劉宏乾脆將組建新軍這件事昭告了天下,讓各州郡舉薦人才。
既然朝臣們不想讓他劉宏吃肉,那乾脆誰也彆喝湯,他把鍋給砸了。
就連王弋也舉薦了四個人,曹操、劉備、孫堅以及臧洪。
平定完黃巾之後曹操心灰意冷,辭官回家看書。
劉備則相對好些,雖然朝廷依舊發布了平定黃巾的軍功不記做功勞,可他被劉虞看上了,依舊成了個縣尉。
孫堅現在還在和羌人較勁,這件事最後會是個什麼結果誰也不知道。
臧洪現在則在張超手下功曹。
其實王弋是不想理會西園軍這件事的,反正他現在也不需要西園軍了。
可轉念一想,自己結識漢末這些英雄梟雄不就是為了對抗袁家嗎?索性都扔到洛陽鬨去算了,人腦子打成狗腦子也沒什麼,跟他王弋又沒關係。
劉宏這一手確實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可他劉宏隻是洛陽的天子,而袁氏則是天下的袁氏。
最終在劉宏強勢的壓力下,西園八校尉的名單出爐了。
上軍校尉蹇碩、中軍校尉袁紹、下軍校尉鮑鴻、典軍校尉曹操、助軍左校尉劉備、助軍右校尉馮芳、左校尉夏牟、右校尉淳於瓊。
這份名單少了趙融卻多了劉備,原因是王弋和劉虞商量了一下,兩人共同舉薦了劉備。
名單上的這些人其實很講究,蹇碩、劉備和馮芳算是劉宏欽點的自己人,蹇碩是宦官,劉備是宗室,馮芳是曹節的女婿。
除了鮑鴻身後站著關西武人集團以外,剩下的可以說都是士人集團的人,就連曹操也是袁紹想要拉攏的對象。
劉宏已經妥協了,你們士人想要拿大頭就拿吧,袁紹、夏牟、淳於瓊,隨便你們了。
但袁氏一個很扯淡的舉動終於激怒了劉宏,以至於袁逢、袁隗同時丟官,袁家在政治中樞差點全軍覆沒。
袁隗舉薦袁術接任虎賁中郎將的職位,而五官中郎將他舉薦了自己的兒子袁胤。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劉宏毛了,心道你們老袁家到底想要乾什麼啊?我防的就是你們,結果你們還想軍政兩把抓?
當時劉宏就想讓人抄了袁氏一家,多虧了張讓勸阻才沒讓袁家全軍覆沒。
張讓告訴劉宏袁家這一代想必是武略都很好,想往軍隊方麵發展,所以才讓自己的子侄領兵。
是個人都不會相信這種說辭,劉宏卻信了,他相信張讓……
沒了袁逢和袁隗在朝中袁氏很傷,袁紹想要解決盧植的計劃也成了廢案,他們終於可以消停一會兒了。
然而給他們休息的時間不多了,西北已經有了結果,董卓和公孫瓚打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