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攻與防守,千百年來無數人為之津津樂道的話題,矛與盾的血腥藝術。
張遼一直認為自己稱得上是個藝術家,至少在進攻端無往不利。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從陰平到下邳兩日便至,一路根本沒費什麼手腳。
然而在下邳城下張遼卻遇到了麻煩。守城的袁譚相當有水平,他派自己的部將管統帶了五百人駐守在葛嶧山上和下邳城遙相呼應。
張遼攻城,管統就在山下晃悠。張遼攻山,袁譚就派人開城門。
袁譚在把控局勢上很有一手,他十分清楚張遼最忌憚的就是不戰。
彆看下邳城池高大,可一旦打起來他沒有一點兒守得住的把握。隻要不打,張遼的心態就會慌亂,畢竟張遼是孤軍奮戰,所有的問題全都是大問題。
下邳如今總共隻有一千兵馬還被他分出去了一半,袁譚隻能多插旗幟虛張聲勢,為的就是不被張遼猜出來自己到底有多少人。等到他派出去募兵的人帶著人馬回來,那他就可以放開手腳隨便打了。了不起互相消耗唄,反正他有城牆。
事實上袁譚成功了,張遼反複試探了一上午也沒有看出下邳到底有多少人馬。每次試探攻城的時候袁譚都擺出遊刃有餘的姿態,而管統也適時出現在戰場邊緣。
張遼倒不是害怕兩麵夾擊,所謂置之死地而後生,一鼓作氣說不定就打下來了。他真正擔心的是對方不夾擊,隻是將他困在城下。
倘若士卒不能心存死誌,士氣就會一落千丈。更何況他現在彆說補給了,就連軍營都沒有。這要是被包住了,隻能等死。
張遼不停的告誡自己必須想出一個應對方法,況且連續試探了半日士氣已經在下滑了。
顯然正常情況下並沒有太多的靈機一動,張遼卻是想不出什麼好主意,他準備用一個笨辦法——進三退二。
也就是前進一段距離後再後退,裝作被牽製住的樣子。前進的距離要比後退的距離長,實際就是在緩緩前進。
這麼做的好處就是張遼也可以進行反複試探,探明山上到底有多少人,但是壞處卻更多。行進速度會非常緩慢,士卒的體力和士氣下降的非常快,對行軍陣列要求極高。
可張遼也沒什麼好辦法了,他們這些人有效戰鬥時間隻有一個白天。今天不能進下邳休整,晚上隻能天為被地為床。
“攻!”
軍侯們打起精神,齊齊發出號令督促隊伍前進。
“禦!”
見到山腳下有人影,軍侯又立即組織退守。
百十來步的進攻距離,反反複複走了好幾趟才走到一半。饒是王弋加強了行軍陣列的訓練,此時陣型也是七扭八歪不成樣子。
不過也不是沒有好事,張遼終於確定了山上最多也就幾百人,此時正恨得牙癢癢。
他是怎麼發現的呢?之前的試探張遼給麾下士卒留夠了休息時間,同時也讓管統有了充足的時間準備。現在如此快速反應,管統根本來不及更換旗幟,來來回回一直都是那幾麵旗幟。
要知道張遼麾下的精銳此時都已經有些疲憊了,山上的袁軍不停的上山下山不可能還是同一撥人。
“閻崇!”張遼伸手將親衛校尉給拎過來,指著山腳沒好氣兒的說“帶著你的人去把他給我弄死!”
“喏……”
“快去!”張遼的聲音幾乎是在咆哮,幾千人被幾百人耍了一上午,誰也受不了這個氣。
吩咐完之後張遼也不管陣型了,拎著自己的大槍走到最前麵大喊“兒郎們!打下下邳,府庫……均分!殺!”
命令一下,所有河北士卒的積極性全部都調動起來。也不管軍侯校尉的指揮了,所有人一窩蜂一樣衝向了下邳,有的為了加快速度甚至將盾牌都給扔了。
沒辦法,主要是張遼這個帶頭的沒起到什麼好作用,一馬當先拚了命的向前。仗著自己的甲胄好,罕見的沒有閃避格擋箭矢,愣頭愣腦的衝鋒,看來袁譚是真的讓他氣壞了。
其實看似沒頭腦的張遼心中在瘋狂慶幸,現在的情況比他經曆過的任何情況都凶險。這並不是一場殺伐的較量,而是一場意誌的比拚,他差一點兒就輸了。隻要在折騰兩三趟必定有人心生不滿或堅持不住,到時候等待他的就是士氣一瀉千裡、不戰而潰。
不過這裡畢竟是戰場,以命相搏是少不了的。張遼來到城下馬也不要了,深呼吸將氣提到最大,踩著馬背攀上了城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