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榮意識到他還是失敗了,他勝了這次戰鬥,卻沒有終結這場戰爭。
徐榮將戰報和自己的請罪信同時送往了鄴城後,一麵整理著繳獲來的物資,一麵等待著王弋的判罰。
事實證明徐榮沒有猜錯,五天後,斥候在距離受降城數百裡的一條大河儘頭的湖泊處發現了鮮卑殘兵在那裡駐紮,足有兩萬人馬。
徐榮再次將這份情報送往了鄴城,而鄴城卻因為徐榮的戰報吵翻了天。
爭吵的人一共分為三派,一派以田豐為首要求追究徐榮督戰不利的責任,即便不抓起來問罪也要奪去官職,貶為庶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一派是以荀彧為首,希望王弋能低調處理徐榮,並大肆宣揚這次成功的戰鬥,向民眾展示俘虜和繳獲,安定民心。
最後一派是劉曄、戲誌才等五軍軍務府的那些人,他們認為徐榮有功無過,已經完成了既定的策略,將鮮卑人趕離了邊境。這些人覺得光展示俘虜是不行的,必須舉行獻俘儀式,表彰徐榮的功勞,提升軍隊的士氣,安定軍心。
每一派都有自己的道理,而且每一派看似都在為王弋著想,不過王弋卻知道,內部真正的派係鬥爭已經開始了。
王弋不想偏袒任何一方,他準備看看,到底哪一方勢力最終會做大,未來動刀子的時候也好有個方向。
“行了!就按文若說的辦。”王弋喝止住爭吵的群臣,給這場爭畫下了休止符,“不過徐榮確實有功,而且功大於過。你們要記住,賞罰一定要分明。令徐榮調任五軍軍務府參事,立即回鄴城述職。受降城諸事暫由張合代理,公達負責輔佐張合。”
劉曄等人聞言心中同時一沉,他們絕大多數人都是五軍軍務府參事,所以明白這雖然是個很高的官職,俸祿比徐榮那個將軍高了非常多,但這卻是個閒職。
五軍軍務府的權力說大也大,擁有直接為王弋出主意的權力,可以隨時會見王弋,而且在關鍵時刻擁有調動軍隊的決定權。
可是說小也小,他們隻有決定權,也就是是否出兵,卻沒有調動權。
徐榮最終還是被剝奪了兵權,這對於五軍軍務府來說是個極大的損失。
儘管徐榮是隸屬於典軍府的將軍,但是在很多人眼中典軍府和五軍軍務府屬於軍事上的一文一武,同氣連枝。
由於王弋創造了很多新的官名和職責,劉曄等人還沒有意識到他們和典軍府其實是兩個對立的衙門,將來會有很多衝突。
不過王弋這一手政治手段卻真的讓所有人側目,整條決定就突出了兩個字——平衡。
敲打了田豐等文臣派,讓他注意時間,不要在如今的時局下搞政治傾軋。
使用了荀彧的計劃卻將文臣之首的荀彧推向了文臣的對立麵。
認同了軍方意見的同時卻削弱了非直係將領的權力。
不少人錯愕的發現此時他們的主公已經不是那個少年熱血,四六不懂的青年了,他不在會用是非觀來判定一件事的正確與錯誤。
如今整個河北的行事準則隻有一個——利益。
一切都要符合王弋的利益,一切都要符合河北的利益。
這並不是一件壞事,這意味著河北將迎來一段高速發展的時期。對於在政治立場上完全站在王弋這邊的人來說,未來的一段時間將是他們獲得收益的最佳時期。
這也不是一件好事,對於政治立場站在世家那麵的人來說就要好好考慮自身的前景了。
當王弋開始將自己的利益獨立出來,君權和世家的權力必然會有所衝突,真正的站隊開始了……
王弋能有這樣的轉變,一方麵跟荀彧等人的教導是分不開的。另一方麵則是亮亮向他提出來的問題越來越刁鑽,他不得不閱讀大量書籍來補充知識儲備量。
而讓王弋這麼早做決定的並不是徐榮,徐榮這件事不是一個很好的契機,打外族終究是大功勞,這樣多少有些難以服眾。
真正讓王弋下定決心的是國淵,國淵聽說王弋對一些奇怪的現象很有見地,他在為王弋忙碌他的百科全書時找到了一本特彆的書——《論衡》
國淵希望王弋能抽時間校正一下《論衡》中記載知識的正確性,王弋在看到第六卷的時候差點瘋了!
無論如何王弋都很難相信,竟然有人在東漢的時候就發現了電的一些原理,這種知識的先進性簡直讓他匪夷所思!
字數以夠六千,以下為知識擴展
《論衡》第六卷部分
雷者火也,以人中雷而死,即詢其身,中頭則須發燒燋,中身則皮膚灼焚,臨其屍上聞火氣,一驗也。道術之家,以為雷燒石,色赤,投於井中,石燋井寒,激聲大鳴,若雷之狀,二驗也。人傷於寒,寒氣入腹,腹中素溫,溫寒分爭,激氣雷鳴,三驗也。當雷之時,電光時見大,若火之耀,四驗也。當雷之擊,時或燔人室屋,及地草木,五驗也。夫論雷之為火有五驗,言雷為天怒無一效。然則雷為天怒,虛妄之言。
喜歡三國征戰漢末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三國征戰漢末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