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個夫子還是忍不住好奇的問了一句。
“你什麼時候開始啟蒙的?讀書多久了?”
他們這幾個夫子裡麵也不是沒有農家子,這普通的農家子進入私塾也大多都是在五歲之後還有更晚啟蒙的。
這個六歲的孩子家庭也挺簡單的都是農戶人家,家中沒有讀書人總不可能很早就給他啟蒙了。要不然就是這孩子天賦異稟,用了一年的時間就將這些全部學完了。
錢桐羽,這個名字他們似乎也有些熟悉。
好像一年前的時候從哪裡聽過一次。
麵對著這些夫子的問話,錢桐羽也乖乖的回複道
“在下是五歲開始啟蒙的,這一年一直跟在村子裡麵的錢老童生學習。我有著過目不忘的能力,所以學的也比平常人更快一些。”
錢桐羽隻不過是個農家子,要是在書院裡麵出類拔萃的話說不定還會因為年紀小被彆人欺負,可要是在這些夫子們目前入了他們的眼的話,到時候也能夠護著他一些。
聰明的孩子還不夠,總得要特彆一些。
“錢桐羽?錢家村,過目不忘?”
他們還真的想起來了。
一年前,有一個錢家村的老童生來縣城裡麵拜訪友人,將收下了一個過目不忘的孩子的事情傳了出來。
沒想到還真的有這樣的事情嗎?
隻是是不是真的過目不忘還是得試一試。
他們隨意抽了一本《春秋》出來,然後指了一篇讓這孩童給背出來。
“若是你能將這一篇給看一眼就能夠背下來,那我們就信你有這個本事?”
若是這孩子真有過目不忘的本事,他們縣學自然是要好好培養的。說不定將來又能夠給縣學裡麵培養出來一個進士呢。
況且這孩子年紀還小又是可造之材,這日後還會成為這個縣城,縣令的政績。
“是。”
錢桐羽看了一眼這幾個夫子指的內容,看完了之後也合上書籍將這些背了出來。‘初,鄭武公娶於申,曰武薑·····”
孩子清脆的聲音傳響在這片空間,將這書院裡麵的石慶湖也給吸引了過來。這孩子的聲音明顯年紀還小,這書院裡麵也沒有哪個年紀的孩子學到《春秋》來了吧。
不知不覺中,石慶湖也來到了這學子們考核的地方。
這種學子考核,他平時自然是不會管的。
可是看到一個年紀這麼小的孩子在背《春秋》,一時間石慶湖也來了興趣。他輕笑著說道“這小娃娃還真有意思。”
看著這個叫錢桐羽的農家子把這一篇的內容給一字不差的背了出來。這讓幾位夫子也不由得麵露驚訝。
其中一位夫子,又拿了幾本書過來。
隨意的指了幾個段落讓這個孩子背。
沒想到錢桐羽都是隻看了一遍全部給背了出來。
碰到這樣一個科舉讀書的好苗子,幾位夫子也有些見獵心喜。要是能夠將這個好麵子收為弟子,那將來他高中了,他們這個做老師也很有顏麵。
還沒有等他們說話。
石慶湖也走了過來,他驚喜的看著這個孩子笑著說道“沒想到你這孩子居然有過目不忘的本領,我今日也是看到神童了。
一年前你和你父去書店購買文房用具,那時候你還沒入私塾。沒想到這一年你竟然成長的這麼快。若不是縣學一年隻有一次春季考核,你恐怕早就來了吧。”
聽到這位老先生的話,錢桐羽也點了點頭。
“先生好。”
他一看這位老先生就覺得他不簡單。
就是不知道他突然出現是為了什麼。
石慶湖看了一眼這個聰慧靈動的孩童突然問出了一個問題,他開口說道“你為何讀書?”
老者的目光直直的盯著這個孩子,他想要聽到這個孩子的答應。有的人讀書是為了當大官,有的是為了權和功名為了利益驅使等等。
這個孩子讀書又是為了什麼呢。
這孩子一看就知道是個農家子。
一般這種孩子也都是聽家裡的話,想要改換門楣的。還是單純聽大人的話,覺得讀書識字科舉之後能夠有出息或者是有什麼崇高的理想。
他問出了這個問題,就是不知道這孩子會回答什麼。
錢桐羽雖然很想說一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但是這樣對於一個六歲孩子來說未免也太妖孽了。
他不打算當一個聖人。
所以目前還是決定老老實實走務實性子。
錢桐羽一臉乖巧的說道“家人辛苦乾活送我來讀書,我日後也想要好好讀書科舉替家裡改換門楣。若是可以的話,我日後想做一個好官清官。”
聽到這孩童的回答,石慶湖也不意外。雖然回答不怎麼驚人妖孽但是也算是務實。
如若有這麼好的天賦,還這麼務實下去的話。日後說不定也能夠培養成一個能乾的官吏。這皇朝也缺少這樣務實能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