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我來啦”
一串清脆的童音在門外響起,聽到聲音,張玄的記憶中立刻浮現出一個八歲的小女孩,心底湧出一股寵溺和溫馨。
小女孩是鄰居紮紙店老板的女兒,名叫劉涵兒。
紮紙店和靈塑居關係非常親密,雖說是兩家,其實關係和一家也差不多。
張玄兒時五六歲之前,幾乎就是在紮紙店由劉猛夫婦拉扯大的。畢竟張玄養父隻是一個糙老爺們,你讓他這麼一個糙老爺們帶娃實在是有點為難他了。
五六歲後,張玄才返回靈塑居,不過一天也有大半天在紮紙店。
經常會是,張玄上午跟著養父練習木雕和泥塑手藝,下午就到紮紙店跟著劉猛夫婦練習紮紙手藝,所以張玄除了有精湛的木雕和泥塑手藝之外,其實還有非常不錯的紮紙手藝。
張玄十一二歲的時候,劉猛夫婦生下了小丫頭劉涵兒,從此張玄也就多了一個妹妹。
從原主的記憶中,張玄發現原主是真的把小丫頭當做親妹妹看待的,養父也是當著親女兒一樣看待著,甚至可比當初對張玄可寵溺多了。
伴隨著童音,就見大門“嘎吱……”一聲被推開,一個小丫頭手裡端著一個大碗,蹦蹦跳跳著就進來了。
張玄看了,就怕她把碗給摔到地上了。
小丫頭從五歲的時候,也開始學習紮紙手藝,而且也會經常過來跟著張玄和養父學習木雕、泥塑手藝。
小丫頭經常過來,既是張玄的小學徒,也是小助手。
劉涵兒來到張玄跟前,將手中的大碗遞給張玄,道“哥哥,娘親做了你最愛吃的木薯丸子,你快嘗嘗。”
木薯丸子是用木薯麵粉蒸的丸子,是原主最愛吃的零食之一。
張玄接過大碗,捏起一枚丸子放進嘴裡,彆說味道真的不錯,比糙米飯好吃多了。
劉涵兒則自己找了把凳子,坐在張玄旁邊,也拿起一把刻刀,開始雕刻神像。
彆說小丫頭雖然力氣小,動作比張玄慢的多,但是技術已經初見端倪了。
其實此時已經中午了,張玄今天上午起來就差不多快午時了。
張玄先沒管小丫頭,站起身整理了一下櫃台上的各類神像,打掃了一下衛生。
期間,陸陸續續有人過來,大多都是來請神像的,不大會兒功夫,院中曬製的二十幾尊神像基本都已經被請完了;而櫃台上的也被請出去七八尊。
張玄看了下太陽,大約已經快到未時了,需要儘快前往王家祠堂去。
張玄對忙著的小丫頭說道“涵兒,哥哥要出去一趟,你在家看著門。”然後也不等劉涵兒回應,張玄就轉身出了門。
王家鎮是一個小鎮,大約三百來戶人家,一千六七百人口。
張玄走在路上,路兩邊都是低矮的房子,土坯的院牆、茅草蘆葦的房頂,中間夾雜著幾戶磚瓦房,其實張玄家在鎮西北這塊已經算是富戶了,畢竟住得起磚瓦房不容易。
距離真的不算遠,一個三百來戶人家的小鎮能有多大,大約十分鐘左右,張玄來到了王家大院跟前。
王家鎮之所以叫王家鎮,就是因為王家曾經出過一個舉人老爺。王家鎮前身隻是一個小村落,後來村子裡的考出來一個舉人,名叫王運,踏入官場後,一直做到知府;後辭官返鄉養老,死後,接受村民大祭,成為祖靈,庇佑鄉鄰;周邊村民逐漸遷移過來,最終形成了一個小型鄉鎮。
此時的王家側門大開,人來人往,基本都是來放置或者取走靈塑神像的。
張玄跟著人群進入大院,連續穿過三道院子,來到王家後院的祠堂。
環顧四周,王家祠堂占地大約五十多平,祠堂正中有一個高台,台上擺著王家各位先祖的牌位,正中間的牌位正是那位舉人老爺。
在高台下有個巨大的香爐,爐內香煙繚繞,可見今日的香火繁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