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裡的百姓對於出征北胡,突然的就熱切起來。
一些年輕人更是三不五時的就跑去兵馬司問,什麼時候招兵。
他們都等急了。
麵對著大家的熱情高漲,衙門口專門派人出來安撫了大家。
“大家稍安勿躁,兵部有自己的章程。
出兵打仗,不是說光有人就行的,講究的是排兵布陣,糧草調度。
要出征北胡,一定要做好萬全的準備才行。
所以,大家耐心等待即可。
大渝的將士們定當不辱使命!”
大家一聽,也對,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嘛1
要想把北胡一舉殲滅,那必須要好好的規劃一番。
就這樣,京城的各大茶館裡,原本那些喜歡說著張家長李家短的茶客們,搖身一變,一個個的都成了堪比鬼穀子的軍事大家了。
從哪裡調兵,糧草從哪裡走?
還有,斥候還什麼時候進入北胡,一路上該走哪條路?
各人有各人的想法,有時候因為一些觀點相悖,能擼起袖子吵上一下午
京城裡的百姓熱鬨,朝堂上的人也熱鬨。
雖然百官們對蕭武帝提高匠人和行商地位心有不滿。
但在對待北胡的事情上,還是能做到上下一致的。
禮部上奏,說是舉子們上奏,願為將來的北胡一戰效鞍前馬後之勞。
吏部呢,也上了折子,說是各地有不少精通兵法的官員們已經開始請願了。
即使當個馬倌,也想上戰場與北胡人血戰到底。
工部呢?以左大師為首的那批皇家匠人也找人上了折子。
說是日夜不歇,已經為大渝的將士們鍛造出最鋒利的兵器出來了。
專管刑部的許大人也上了折子,說是刑部大牢裡的一些死刑重犯們都說了,願意死在戰場上
兵部劉大人也在朝堂上說了,說是各地兵源充足,隨時都可支援北地。
最後就是戶部當著百官的麵也不哭窮了。
那話裡話外的意思就是,給威遠軍留的軍餉他都預留好了,不會耽誤大軍的用度的。
總之,大家都是一個意思,那就是趕緊打北胡吧!
早點打完我們好開啟下一個戰場。
但蕭武帝卻是不急不慢的,每次說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他總是淡淡的一句知道了。
蕭武帝不想打嗎?
當然想打了!
蕩平北胡,這是大渝每一個皇帝的畢生所願。
蕭武帝也知道,現在打北胡的確是個好機會。
北胡現在正亂著呢!而大渝卻越來越富強。
加上民眾情緒高漲,還有新式火雷的加持,大渝沒道理不贏。
但是姑母卻說,天時地利人和,目前隻占了天時地利而已。
至於人和,還差了那麼點意思。
蕭武帝開始的生活有點迷明白,但後來回宮後仔細一想,頓時就明白了。
是啊,人和,不止是自己這邊人和。
更重要的邊塞城,還有北胡的民眾,他們那裡的狀態。
和北胡一決死戰,不止是要在那一場仗裡把北胡打趴下。
而是從精神上,還有身體上都讓他們絕望。
隻一場仗,就要定輸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