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乎,大夥不約而同地脫外套,順道小心翼翼地折好護懷裡。
大夥的舉動出奇地一致,旁邊的人看到了都忍不住笑。
看到接機人笑他們,大夥有些不好意思隻能陪著尬笑。
就這樣,大夥一邊脫,一邊從停機坪進了機場。
他們要在這裡度過一晚,第二天才有飛往高盧雞的航班。
一個晚上也沒必要出去了,大夥在機場找了個角落,決定在這對付一晚,反正也沒幾個小時了。
比起包機的巴鐵,開羅的人流要多很多,而且大部分都是金發碧眼的背包客。
此時國人對老外的心情是很複雜的,一是對他們的外貌好奇,好奇之餘又莫名有些厭惡。
畢竟一百年前,他們在國內強盜般的行徑可不比小鬼子好多少。
可人家比自己發達又是不爭的事實,所以即便有意見也隻能忍著,忍辱負重好好學習,總有一天他們能夠重新抬頭挺胸,麵對世界。
若說此時的心境,那還真跟當年的越王勾踐有那麼一丁點類似,他們現在也有些臥薪嘗膽的意思。
他們對金發碧眼的背包客如是想,背包客們對他們也非常好奇。
亞洲人出現在這裡可不多見,有的甚至忍不住,直接跑來跟他們攀談。
不過語氣裡卻是帶著偏見和傲慢的。
譬如“你們從哪裡來?”
“你們國家不是還在打仗嗎?”
“你們莫非是難民?從你們國家逃出來不容易吧?”
“我跟你們說,國外才是天堂,你們那裡就跟沒開化似的,不適合人生存。”
……
本來大夥還打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隨著他們問的越來越過分,醫生團隊終於是忍不住,義正言辭地開口。
“我們國家沒有打仗,我們也不是難民,我們是經由國家同意外派出來學習交流的,我們的祖國現在非常好,謝謝你們的關心。”
章程的聲音不卑不亢,腰板也挺得筆直,那強烈的愛國之心,不需言語,肉眼就能看得到。
且不管那些背包客怎麼想,至少宋薇是非常動容的。
80年代,國家開始大量往外派人才交流學習,數量不是幾十上百,而是成千上萬。
為的就是讓他們學習先進的東西,回來建設祖國。
儘管隨著外派人員增多,赤城的人反而少了,3040的人最後都選擇留在國外。
後來隨著自費出國增多,留在國外的人也就更多了,那時候起國內確實出現了許多崇洋媚外的人。
但絕不是現在。
畢竟,對於他們來說,建國仿佛是昨天,父輩所流的血,還未乾,傷痛又怎會忘記!
看著章程那嚴肅的臉,背包客們卻是不屑地笑了。
“等你們真正到了外頭再說吧,感受過自由的風,你不會再眷戀束縛你的國土。”
“永遠不會,我愛我的祖國,也隻會忠誠於我的祖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地方,可以媲美我的祖國,時間會向你證明一切。”
章程和背包客們的辯論,深深地觸動了大夥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