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下群臣,尤其是武將紛紛吹捧起來,“陛下聖明。”
“陛下見解獨到!”
“陛下聖光燭照!”
……
誇得乾巴巴的,讓李世民沒有一點飄飄然的感覺,大唐的武將,文采欠缺。
連魏征都不阻止,因為實在沒有阻止的必要。
程咬金“容陛下不棄,臣等生在好時候啊!”
以初唐諸將的做派風格,放在宋朝,個頂個的驕兵悍將。
看看嶽飛的文字和乖順,這種話他們寫不出來也說不出來。這樣的臣子,隻因為是武將,本事太大太忠心,就被殺。
放在初唐動輒滅國的將領身上,個頂個該死!
由此可見,唐末時各路軍閥有多囂張。
李世民“王安石是奸相麼?”兩宋近二百年,全是奸相主政?
房玄齡“此人私德極佳,是改革派,但改革失敗了!”從此後兩宋陷於黨爭不止。
“或許糊糊所在的年代,對忠奸賢愚的判斷標準,與我們不同。”比如王安石,比如劉禪。
真正心驚膽戰的是兩宋諸將,因為他們生活在宋朝。
嶽飛之前的人不知具體戰績,但天幕形容來看,是兩宋最能征善戰的將領。比開國諸將厲害,比狄青厲害。
但這樣的人,在大宋的政治環境中,不得不死!莫須有,就這樣死了。
嶽飛之後的將領,誰沒研究過嶽飛的死因。政敵陷害,金人要求,甚至嶽飛本人做的不妥帖的地方……
唯獨沒有想到是大宋的曆史傳統!
這麼一想,還真是擁兵自重的幾個活下來了。
兩宋的將領麵前擺著三條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拿點俸祿就好。
奮勇殺敵,然後等著看官家的良心,是解甲歸甲高官厚祿養起來,還是如嶽飛一般,為預防不測先殺為敬。
最後一條路,則是如天幕提起的幾個將領一般,擁兵自重以自保。
不同位麵的郭榮、趙匡胤也在思考,他們從五代十國的亂局走來,抑武是必然,但抑製到何種程度,需要再考慮一二。至少不能像天幕介紹的兩宋一般。
嶽雲“父親?”原以為中間有何誤會,卻原來是開國之時,埋下的根子。
嶽飛堅定道“北伐之心不改!”
張憲長長地歎口氣,嶽家軍如何能死中求活,難道真像天幕說的一般,擁兵自保,或者換一個能心胸開闊,能讓他們平安終老的皇帝?
哪一條走下來,都像亂臣賊子的路子。
而大明,朱元璋在打朱棣,朱棣在打朱瞻基,朱高熾眼睜睜看著老爺子打兒子,不敢勸,怕勸了自己一塊挨打,他這身肥肉,經不得折騰。
年輕的朱瞻基看著的年幼的長子,做皇帝可以無恥,但不能無恥到這個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