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兼並又該如何解決,以大漢的國力,占領海外這一步暫時不用想。
開發南方,亦或指向西域。
糊糊“五陵作為地理概念,一直延續到唐朝。
唐詩中有很多‘五陵少年’的形象,比如李白的《少年行》五陵年少金市東,銀鞍白馬度春風。落花踏儘遊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
杜甫自號少陵野老,因為他在長安時住在少陵附近。
少陵是漢宣帝皇後許平君的墓園,漢代稱杜陵南園,因為比皇帝陵小,故稱為少陵。
雖然不屬於五陵住宅區,但也是不折不扣的陵區房。
但到了唐末,五陵的地理影響力逐漸消散。唐朝皇帝連自己的祖宗陵寢保不住,何況漢朝的。
最終隻成為文人墨客詩文中意象,宋朝的王安石寫,明朝的唐伯虎也寫。
彆人笑我太風顛,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無一例外,往漢唐的心口上插一刀。
劉徹表示,他習慣了!
他早知道他的陵墓被人盜了,還經常被人盜!!!
誰手頭緊,都想去他的茂陵裡找錢花花。
李世民真的想把《蘭亭集序》帶到昭陵去,但怕後頭的摸金校尉循著味來找。
糊糊“關中地區集結了全國各地的有錢人,經濟空前發達,又有首都的政治加成,漢朝時人人都以當關中人為榮。
瞧不上關外的人,還說關外人多出鄙儒。這個‘關’就是函穀關。
函穀關位於在高原,東邊相近絕澗,南邊又與秦嶺銜接在一起,北邊就是黃河,所以是一個非常好的戰略要地。
在春秋戰國時期的時候,秦孝公從魏國的手中,奪取了函穀關這個地方。在這裡有很多次的戰爭,是所有兵家都會竭儘全力爭取奪取的戰略要地之一。
函穀關是秦國的東麵門戶,老子曾經還在這裡寫下來一直都廣為流傳的道德經。這樣就可以看出來,函穀關是一個重要的不能再重要的地區。
比如漢武帝時期,有一個樓船將軍楊仆,關外宜陽人,對自己的籍貫深以為恥,雖然他的家鄉離函穀關不遠。
楊仆參加了漢朝平定南越的戰爭,班師後,漢武帝給其他人都分封了關內的土地,唯獨楊仆的土地分到了關外。
當然不是因為漢朝關內的土地就緊張了,關鍵在於楊仆的身份。
這應該是漢武‘馭臣’的一種手段。
雖然官職是樓船將軍,但楊仆的本質是酷吏,《漢書》也是將他記錄在《酷吏列傳》裡。
酷吏是君主專製政治的產物,也是其犧牲品,皇帝用酷吏,是為了維護專製政治之威;殺酷吏,也是為了維護專製政治。
漢朝酷吏有幾個突出特點,清廉、能乾、熱衷和豪強作對,政績突出。
酷吏投機,本質也是一種政治投機。雖然在官場常能平步青雲,但最終的結局往往悲慘。
封建帝王的日常消耗品。”
劉徹一點沒有愧疚之意,酷吏這種好用的工具人,誰用誰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