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阿陀應任命他的弟弟拜能擔任鹽運衙門最高職務,
給予他無限權力,要求必須控製住販私鹽的,增加國庫收入。
拜能接管鹽運衙門後,采取鐵血手段,先對內部官員來了一次大清洗。
隻要發現與私鹽販子有瓜葛的官員,輕者撤職,重者殺頭,
而且什麼樣為輕,什麼樣為重,沒有標準,全憑拜能一句話,確切地說,全憑他的好惡。
僅僅一個月,鹽運衙門的官員差不多換了一個遍。
與此同時,類似穀覺吞這樣的人也被抓進牢中,罰得傾家蕩產。
他們倒是不冤,本來這些人就是喝私鹽販子們的血,大頭利潤都被他們這樣的人拿去了。
儘管拜能鐵腕鎮壓,私鹽販子依然沒有斷絕,隻是更加隱蔽了。
一個月前,拜能突然釋放了穀覺吞這一類人,把他們召集在一起,交給一個叫茂泰的人領導。
茂泰要求他們戴罪立功,必須聽命於他,否則,不僅他們自身性命難保,他們的家人也會遭殃。
三天後,這幫人就被帶到叢林紅杉林,也就是波勇所說的紅杉莊。
穀覺吞看見至少有兩百人在這裡,領頭的是一個紅衣僧人。
茂泰告訴穀覺吞等人,他們的首要任務就是給紅衣僧人這一幫人做向導,
其次巡邏貨道,發現有私鹽販子隊伍,必須馬上報告。
如果是對方隻是少數幾個人,不管他們是乾什麼的,立即動手乾掉。
一句話,叢林裡不準有其他人進來。
巡邏隊是五人一組,發現私自放走私鹽販子或者隱瞞不報的,五人全部處死。
如果五人中有人檢舉同伴,則這個人可以免死。
也就是說,五人相互監督,誰也不敢打馬虎眼。
巴桑聽到這裡,忍不住問“紅衣僧人以及他的手下是哪裡人?”
“他們是下撣邦的,紅衣僧人是祭司茂山德。”
巴桑對這個時代的南撣國並不清楚,詳細詢問。
穀覺吞東一句西一句敘說,波勇不時補充所知道的,巴桑這才對南撣國有了初步了解。
原來這個時代的南撣國並不是一個統一國家,分為好多個邦,
其中有兩個最大的邦是南撣國的主體,一個叫上撣邦,
國主就是阿陀應,上撣邦和大安朝接壤,叢林就是在兩國中間。
大安朝所稱的南撣國,其實指的就是上撣邦。
上撣邦再向南,便是下撣邦所在之地了。
兩個邦不僅所處地理位置存在差異,在其他各方麵也有著天壤之彆。
上撣邦與大安朝南州毗鄰相接,國主阿陀應對大安朝的治國理念推崇備至,積極向之學習借鑒。
正因如此,上撣邦的官員體係設置幾乎與大安朝如出一轍,而在文化層麵上更受大安朝的深遠影響。
反觀下撣邦,則呈現出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
這裡的人們篤信門羅教,社會等級製度極為森嚴,劃分為四個涇渭分明的階層
位居頂層的是掌握著宗教大權的祭司;緊隨其後的是英勇善戰的武士;
接下來是從事工商業活動的人群;處於最底層的則是毫無自由可言的奴隸。
在下撣邦這片土地上,
真正擁有至高無上權力之人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國主,而是該邦門羅教的大祭司——邁哈。
此人不僅在世俗生活中呼風喚雨,在教內亦是一言九鼎,無人敢違抗他的旨意。
巴桑了解了南撣國的大致情況,不解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