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兵部
於謙與陳循正在研究禦敵之策,最大的糧食問題已經解決,勤王之師也該進京了。
“次輔,不能再等郕王和襄王了,必須速速讓勤王之師抵京,否則勤王之師就會被也先大軍擋在京師之外。”
之前於謙就說過要要立刻下令讓親王之師北上。
“可是該調哪些軍隊進京呢?很多衛所都尚書要進京勤王,就連遠在四川的王冀都想勤王。”
陳循也沒有一個好主意,在外征戰的都是能大戰的軍隊,原本京師也有三大營。
可三大營如今隻剩空殼了,將士都葬送在土木堡了。
“西路也先所率瓦剌大軍,原本有六萬,土木堡之變後還剩三萬多,加上裹挾的民夫有十萬左右。
應天府隻有兩萬多披甲之士,但都不是精兵,戰力要比京營弱很多。
再加上中路脫脫不花及東路孛羅的六萬騎兵和十五萬步卒,加起來就是十萬騎兵加十五萬步卒。
再加上他們一路裹挾的民夫,到時候京城下將有二十五萬敵軍。
如果京師沒有足夠的兵力,敗局將定。”
於謙在堪輿圖上比劃著,分析敵軍的情況。
瓦剌這次進攻大明,是分四路同時進攻,西北路和西路戰果頗豐。
中路和東路進展不行,轉而與西路合兵,準備一舉拿下北京城。
東路欲圖打下廣寧,通過遼西走廊近逼京師,可惜推進不力。
陳循聽完後,心情沉重,皇上一波把京城精銳打沒了,京師不得不從其他地方調集軍隊。
“於侍郎,以目前的情況,京師還守得住嗎?”
陳循感覺京師的希望不大,應該準備退路了。
有再多的糧沒有可戰的將士,終究隻是資敵。
早知如此,應該聽高穀的,一把火把通州大倉的糧食燒了。
“次輔不必擔心,京城圍七十二裡,城高三丈三尺,守武庫滿倉,守城之物充足,瓦剌不可能攻下京師。
之前我擔心糧食不足,現在通州糧庫的糧食已經半數進京,朝廷可安心打這場京師守衛戰。
我調集勤王之師,一是想增加守城將士人數,讓將士們守城的時候不用連續數日堅守在城牆上。
二是準備從背麵襲擊敵軍,讓他們不能安心攻城。
三是防止京師周邊被到處劫掠。”
於謙讓陳循不必驚慌,京師不會有事。
說實話,於謙覺得此戰他比過去更有信心。
糧食夠京城百姓吃半年,他可以慢慢與也先好下去。
瓦剌大軍劫掠的時候派兵阻止,讓瓦剌大軍快速消耗糧草。
等到瓦剌大軍把糧草消耗得差不多了,他們自然就會退去。
那時候,於謙再派兵追擊,把瓦剌大軍儘可能地消耗掉。
“聽你這麼一說,本閣就放心了,隻是京中隻有兩萬將士,分到各處就沒多少了。”
陳循希望在勤王之師到來之前,增加京城守城將士的數量。
多一些人,就多一絲底氣。
“次輔,眼下得抓緊重建京營,一邊在京城招募新兵兩三萬。
一邊調集北直隸和南直隸及河南等地的備操軍及沿海備倭軍二十萬進京。
另外,派都察院的禦史去京畿、山西、河南與山東等地招募義勇進行訓練,以備不患。”
於謙不僅要打敗也先,將瓦剌擊退,還準備恢複京營的戰鬥力。
隻有京營的戰力在,才能保障京師的安全,讓政令通達。
每逢京師危急時刻,地方上的宵小就會跳出來搗亂,於謙的以備不患防的就是這些人。
京城招募的新兵,於謙是準備讓他們當送物資的勞工。
“行,本閣立即讓都察院去這些地方招募義勇。
調兵之事,你即刻操辦。”
陳循立即做出安排,於謙考慮得很周全,讓他省去了不少事。
等郕王和襄王到來,他們看到朝廷的準備肯定會很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