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且聽且笑,遙遙向魏征舉了舉碗,魏征雙手捧碗,含笑回應。
其它朝臣看得酸死了:“……”
嗬嗬!
就你們君臣相得是吧?我們不該在這裡!那我們走??
長孫無忌聽著綿綿心聲說完了,迅速把話頭拉了回來:“綿綿出門,怕不怕呀?”
綿綿這才看到他,搖了搖頭:“綿綿不怕呀!”
長孫無忌含笑道:“綿綿真勇敢!!”
他咳了一聲,“蝗蟲未起時,確實還好些,若是陛下和綿綿這一行,能成功中止蝗災,那真真是前無古人的奇跡,必將載入青史。”
大家領會到了長孫無忌的意思,也開始把話頭往這邊帶。
畢竟,從騙子那兒兌資料,總覺得有點貴,有那積分,多兌些種子不好嗎?
所以綿綿若是知道,聽一聽也好早做防備。
綿綿的思維,確實被帶了過去。
【對哦!提前處理了蝗蟲,那二鳳又一個名場麵,二鳳吃蝗蟲,可就沒有啦!】
李世民:“……???”
【貞觀二年,京師旱,蝗蟲大起。太宗入苑視禾,見蝗蟲,掇數枚而咒曰:“人以穀為命,而汝食之,是害於百姓。百姓有過,在予一人,爾其有靈,但當蝕我心,無害百姓。”將吞之,左右遽諫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移災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自是蝗不複成災。】注:吳兢《貞觀政要》)
貞觀二年,京城長安大旱,蝗蟲四起,禍及宮中。
唐太宗進入園林查看糧食的情況,看到有蝗蟲在禾苗上,便捉了幾隻,詛咒道:“百姓把糧食當作身家性命,而你吃了它,這對百姓有害。百姓有罪,那些罪過全部算在我一人身上好了,你如果當真有靈的話,就吃我的心吧,不要再去禍害百姓了。”說著便要吞下去。
周圍的人連忙勸他:“陛下,吃了恐怕要生病的!這可不能吃啊!”
唐太宗便說道:“我正是希望它把給百姓的災難,移到我一個人身上!為什麼要逃避疾病呢?”於是就把它吞了。從此蝗蟲便不再成災。
【雖然說是“不複成災”,其實蝗災一直也沒有斷過,貞觀三年五月,五州蝗災;貞觀四年秋;三州蝗災;貞觀二十一年秋,三州蝗災;貞觀二十二年,通州蝗災……所以,認真研究一下蝗蟲,也是很有必要噠!】
因為二鳳吃過蝗蟲,所以綿綿還真知道不少蝗蟲的知識。
蝗蟲少量分散生存的時候,是沒有毒的,可以吃,還挺好吃,有豐富的蛋白質。
但一旦群聚,後腿頻繁碰觸,身體就會分泌出一種血清素。
這種血清素能讓蝗蟲改變生活習性,從獨居變成群居,還能減少自相攻擊,所以蝗蟲明明什麼都吃,卻很少同類相食。
而且,血清素水平的升高也讓蝗蟲的外觀發生變化,從綠色變成黃色,腦袋也會變大,耐力變強,變得異常凶猛。
到了這時候,蝗蟲就有毒了。
所以蝗蟲就算鳥類禽類也不愛吃,除非沒得挑……但這種毒,並不致命,不會毒死鳥,當然也毒不死人,隻是吃了會不舒服。
還有,據說蝗蟲產卵一般喜歡在土質比較堅硬的荒地。
比如說大旱之後河流乾涸,裸露出的河床就是蝗蟲最喜歡的產卵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