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人請到窯洞,張家棟熱情的把男人往炕上讓。
張裴氏招呼張申氏和張陳氏兩妯娌在椅子上坐下,又拿了凳子給劉二女。
黃米兒適時送上茶水。
張裴氏一邊幫忙奉上,一邊笑著道
“你們都是見過世麵的人,快嘗嘗俺家這茶咋樣?”
妯娌兩人端起茶杯看了看,茶湯渾濁,茶葉粗細不一,還有很多碎末。
對愛茶懂茶之人來說這就是茶葉沫子,看一眼都覺得礙眼,但是在曆來沒喝茶的習慣,平時多是喝白開水,至多生病來客時加些鹽、糖的村裡就金貴了。
不過她們本就不是來喝茶的,人家一番好心好意,她們自然不吝嗇滿口好話。
張裴氏聽著高興,指著黃米兒半是炫耀半是抱怨
“都是敗家孩子瞎折騰,買回來說讓俺們兩口子嘗嘗鮮,可咱們鄉下人那有人喝這金貴玩意兒的?又不能當飯吃,喝不慣扔了不是折了福。俺還怕東西放壞了,如今可算遇到識貨的人了。”
女人這裡說笑,男人們開始說起正事來。
張家元也沒多寒暄,開門見山就問
“你們商量的咋樣了?”
張家棟先看了一眼兒子,再給自個描補一下
“要是旁人,管他是不是有心的,反正事兒是他惹得,結果就是出人命了,俺做兒子的不說讓他償命也得讓她不好過。”
不管咋說,李老太太都把他養大,先表一番孝心總沒錯。
“偏偏這人是寶兒他娘。”
張家棟說著他的為難
“想讓她償命吧,中間擱著寶兒,放過她吧,俺心裡也不得勁兒……
你們見多識廣,是以還得請你們給想個法兒,好懶也得給她一個教訓,讓她不敢再犯才行,不然家裡日子真過不下去了。”
張家元兄弟對視一眼。
事情真不好辦。
俗話說了,人心難測!
不管什麼教訓,受教的人不用懲罰自個就先自省了。不受教的人,不說反省,說不定還得記恨上你。
其實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把人休了,那才是一了百了。
要不然學大戶人家把人打發到祠堂或者庵堂裡修行。
奈何張家剛發跡,不說沒有這些手段,就是現在使出來,族人也不見得願意聽。
這並不是族人糊塗,歸根究底還是窮鬨得。
試想想,把人休了,再娶一個不得花錢?
各家各戶本來銀錢就不多,有那錢早能給其他兒子娶媳婦了。
送到廟裡也一樣。
鄉下漢子一輩子大多就一個媳婦,村裡不興納妾,把她送走了,誰給洗衣做飯,誰給生兒育女?
至於張家棟的補描,實在沒必要。
他們看多了人生百態,彆說張家棟與李老太太不是親母子,本就差了一層。即使是親生的,那關係很多時候一言難儘的也不是沒見過。
何況,他們與李老太太也有恩怨呢。
楊家人終於姍姍來遲。
“老話常說家醜不可外揚,原本你們自家商量就好。隻是我忝為族長,知勁他們又是知情人,索性聚到一起把事了一了,也省的再交代一番。”
張家元剛來了個開場白,楊老頭立刻點頭哈腰附和,繼而數落婆娘
“都怨這敗家婆娘,家裡家裡收拾不利落,現在連個閨女也沒教好。”
說完,擺出一副可憐兮兮的樣子求情
“親家大人大量原諒她吧。”
千萬彆休妻啊!
雖然聽閨女話裡的意思不會休她,誰知道是不是權宜之計?如今李老婆子早埋進黃土裡了,突然變卦了可如何是好?
不提楊老頭憂心忡忡,隻說其他人一聽他那話心裡就不舒服。
儘管私下裡說好不休妻,但對方說的話太氣人了。一條人命輕飄飄一句話就揭過去了?起碼也該好好賠個不是吧?
彆人尤能忍,張裴氏和劉二女兩個情緒外漏的卻不由麵露鄙夷。
張裴氏一張利嘴更是出口諷刺
“說的輕巧,一條人命到你眼裡比雞毛都不值錢。”
楊老頭連連擺手,打感情牌
“哪裡,隻是老話常說寧拆十座廟,不拆一樁婚。兩個孩子過得挺好,娃都有了,不看大人也得看孩子不是?總不能讓寶兒沒娘吧?”
“就是。”
楊婆子接話
“這沒娘的苦,親家應該比咱們都知道。”
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張裴氏等人都氣炸了。
楊大哥見張家人沒人說話,不禁站出來問
“那你們說咋辦?俺妹子不是說了不是有心的,事兒完全是趕巧了?誰讓你們讓她看著老太婆的?”
說著,他順嘴說出心中猜疑
“你們也彆站著說話不腰疼,那老婆子是個什麼東西誰不知道?她死了你們怕是比誰都高興呢。”
這句話比楊婆子的話還重,一下子如同捅了馬蜂窩。
張家善搖頭晃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