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就是為了助陣幫腔,一堆不要錢的好話,寫一寫又有什麼好吝嗇的。信發出以後,楊沅馬上連下兩道將令給東路軍和西路軍,命他們就地屯紮聽候命令。
那兩路大軍雖攻入了大理境內,卻不是涼山州區域。
三路大軍氣勢洶洶而來,擾動的何止是涼山州一地。
雖說其他兩路軍沒有楊沅的中路軍兵進神速,戰功如此赫赫,卻也是十戰八贏,打出了威風的。
三路大軍的氣勢,當真是震驚了大理,要不然國相高貞壽和密宗上師金剛智,也不會如此忌憚。
發出兩道將令以後,楊沅又把大興國王楊連高的國書,連著自己的奏章,一起快馬送往京城。
隨後,楊沅便著手安排大理之行。
綠水城的建造和礦區的建造,不是這麼短時間就能完成的。
但兵營的駐紮,兵士的駐防,炮台的構築等,卻已完成。
楊沅對於守住礦山,有著十分的信心。
他隻是不想耽擱了此地的建設,需要把一些必須由他拍板的事情提前做些處理罷了。
隨後,楊沅便準備赴大理國皇城。
楊沅帶了三百火槍手,三百騎卒,三百從潼川第一將第二軍中挑選出來的瘋魔兵,共計九百人隨他赴大理。
此去大理,楊沅把李鳳娘和泰熙留在了綠水湖,明麵上隻帶了刀妃妃一人,暗中則還有梵清相隨。
刀妃妃本就是大理國人,和當今大興皇帝楊連高還是表兄妹,如此身份,更適合參與這樣的會談。
之所以不帶鳳娘和泰熙,倒不是擔心有危險顧及不了她們。
楊沅很清楚,一旦上路,大理國所有權貴,比他自己還要擔心他的安全。
沒有人敢動這樣一位大宋的封疆大吏,不然就是和大宋不死不休之局麵了。
大興皇帝楊連高拿到楊沅的回信,立即在朝堂上當麵叫太監念了出來,人心惶惶的九爽官員們頓時人心大定。
很快,楊沅這封回信便出現在了國相高貞壽的案頭。
看到信中楊沅對楊連高不遺餘力的吹捧和二人深厚友情的描述,高貞壽輕輕歎了口氣,對高貞明道:
“告訴皇帝,老夫接受他的封號,同意以我高氏女舒窈為皇後,叫他著手辦理吧。”
高貞明應聲而退。
高貞壽的話,很快又遞到了楊連高的案頭,楊連高的一顆心徹底放了下來。
“好,還請國相儘快還京主持政務,至於朕的大婚……”
楊連高突然想起一事,不由得心頭一酸,轉首向高正大問起話來。
“高將軍,楊撫帥還有幾日抵達大理?”
楊連高強抑心中激動,向禁軍統領高正大問道。
大理**隊分三類,禁軍、廂軍和部落軍。
禁軍也就大理皇城附近駐紮的幾千人馬。
廂軍則是大理皇帝任命的一些大城大埠的鎮守官,平時差遣的一些維持城市治安、緝匪捕盜的官兵。
其餘都是各部落頭人首領們的部落兵了。
所以高正大這位皇城禁軍統領,實際上就相當於大理全國的禁軍統帥。
因為局勢已定,高正大此時對楊連高的態度也恭馴了一些,欠身答道:“陛下,以大宋使團的腳程,還需七至八日,抵達大理。”
“七至八日,好,好……”
楊連高微笑起來:“那麼,朕大婚之日,就定在第八日!”
楊連高誌在天下,兒女情長的玩意兒,是束縛不了他的。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他是個沒有七情六欲的人。
刀妃妃自幼傾慕他這個表哥,對他一往情深,他是心裡有數的。
在他原本的打算裡,也是要奪了天下後,把刀妃妃納進宮來做個皇妃。
為了大業,雖然是他主動撮合,把刀妃妃推到了楊沅懷裡,其實他心裡也是酸溜溜的不太好受。
如今他要納後了,他的皇後比刀妃妃更加風情萬種,身份也更加尊榮。
所以,楊連高便把大婚之日,定在了楊沅抵達大理城的時候。
楊沅從未和他攀比過什麼,是他自己心頭壓了那麼一股氣。
似乎這麼做,就能顯得他“讓出”刀妃妃並沒有什麼了不起似的。
他心口那兒鬱氣,才能抒發出來。
“第八天麼?”
高貞明和高正大對視了一眼,高貞明點點了頭。
好在大理國小,納後禮儀也不及中原繁瑣。
八天雖然急促了些,但抓緊辦理,還是來的及的。
而且,高家也希望在楊撫帥與大興國談判之前,便把高家和皇帝綁定的更緊。
既然楊撫帥與楊連高關係如此密切,高家早一點和楊連高綁定,便能為高家爭取更大的利益。
高貞明道:“好,沒有問題。此事由臣去操辦,一定把陛下納後大典,辦的風風光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