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將手中的“鎮寶”朝著袋獸扔了過去,扔這種球狀物是每一個寶可夢訓練家的必修課,精準度都很高,麵對袋獸這種身高超過兩米的寶可夢自然不會有扔空的可能。
被“鎮寶”砸中幾次之後,袋獸有些迷迷糊糊的,動作也慢了下來,直樹立刻取出狩獵球朝著袋獸扔了過去,同時拿出第二枚狩獵球捏在手裡,如果袋獸沒有被捕捉的話直樹會立刻補上第二枚。
“鎮寶”的效果很好,顯然平靜之後的袋獸被狩獵球成功捕捉了。狩獵球中的袋獸被傳送到了直樹設定好的傳送地,寶可夢樂園之中,留在寶可夢樂園的寶可夢會照顧好袋獸,直樹不需要擔心。以哲爾尼亞斯的能力,就算是隻剩下一口氣的寶可夢,照樣也能治療。
寶可夢樂園之中,眾寶可夢都圍繞著正中心那棵高聳入雲的寶可豆樹,各自做著各自的事情,直樹的精靈球可以直接連接這裡,寶可夢平時的時候都是在這邊度過的。哲爾尼亞斯站在樹邊上,正在教導小雪、沙奈朵和水伊布如何控製力量,烈咬陸鯊、噴火龍和路卡利歐則是跟著固拉多在另一側,堅果啞鈴和圖圖犬慣例擺爛,它們不是攻擊型的寶可夢無法從兩隻神獸身上學習適合自己的能量控製方法。
剩下兩隻蒂蕾喵和彷徨夜靈等級還不高,還沒到接觸這些東西的時候,蒂蕾喵獨自在遠處玩耍,彷徨夜靈則是在樹下到處拾取成熟掉落的寶可豆,看到稀有的七彩色寶可豆的時候總是忍不住想要吃一顆,隻是這寶可夢一顆就有半個籃球那麼大,其中蘊含的能量還特彆豐富,吃了兩顆之後,彷徨夜靈就已經吃撐了。
這時,被直樹捕捉的袋獸被傳送了進來,眾寶可夢都圍了過來,哲爾尼亞斯使用芳香治療和治愈波動為袋獸治療好了傷勢,彷徨夜靈抱著裝有剛剛拾取的寶可豆的籃子靠近袋獸,給它遞上了兩顆彩虹色寶可豆。
袋獸意識到自己已經被訓練家捕捉了,情緒逐漸平靜了下來,精靈球這種黑科技多少是帶點洗腦的效果的,哪怕前一刻是巴不得將你撕碎的憤怒,被捕捉之後,精靈球自帶的訓練家光環會讓寶可夢下意識地不會去討厭訓練家。尤其是在袋獸受到了治療,感受到周圍寶可夢的善意之後,心中的負麵情緒就完全消散了。
袋獸接過了寶可豆,自己先咬了一口,味道很好,而且確認沒有危險,袋獸將寶可豆掰碎,將小塊喂給了口袋中的袋獸寶寶,袋獸寶寶開心地吃著美味的寶可豆,一邊吃一邊瞪大烏黑的大眼睛看著周圍從來沒有見過的寶可夢。
袋獸是一種十分特殊的寶可夢,她們隻有雌性,而且沒有對應的雄性寶可夢,袋獸寶寶和袋獸母親是一體的,沒辦法獨立生存,也無法被單獨捕捉進精靈球之中,袋獸寶寶需要三年的時間才能脫離幼年期,這時袋獸寶寶才能成為一隻獨立的袋獸並離開母親獨立生存。因為繁衍速度慢、實力強大容易被寶可夢獵人覬覦等各種原因,袋獸這種寶可夢現在數量稀少屬於是瀕危寶可夢,受到寶可夢聯盟保護。ega袋獸無敵的親子愛為人熟知,並被玩家們親切地稱為“老大”,在第六世代的對戰中,玩家使用寶可夢時有一個評判寶可夢耐久高不高的標準就是能不能接住ega袋獸一拳。
將目光放回到大濕地之中,直樹、明輝和葉子三人坐在了原地休息,捕捉到袋獸過後沒多久,狩獵地帶的工作人員就用對講機聯係了三人,時間已經到了,三人留在原地,過一會兒會有工作人員帶三人出去。工作人員很快就到達了,三人上交了沒有用完的東西,領回了自己的行李和精靈球,跟著工作人員來到了附近的火車站點。大濕地中間修建了火車軌道,遊玩項目中就有乘坐火車沿途觀賞大濕地的風景這個項目。隻是可惜現在不是夏天這個大濕地最美麗的季節,多少差了些意思。
離開大濕地之後,直樹拿出了袋獸的精靈球,將袋獸放了出來,雙方算是認識了一下,袋獸對直樹的態度不算好,但也不算壞,袋獸寶寶則是因為直樹對寶可夢的特殊吸引力的關係很喜歡直樹,上來就是撒嬌賣萌求抱抱的組合拳,弄得袋獸都有些無語了,拿人手短袋獸的態度也軟化了。
搞定好袋獸之後,直樹就拉上了明輝展開了新一輪的特訓。時間緊任務重,銀河隊的行動在即,明輝身為“遊戲主角”之一,怎麼說也不能拉了胯了,必須支棱起來。
葉子也開心地加入了特訓計劃,她負責幫忙訓練明輝剛剛捕捉到的尖牙籠和這場道館賽的主力成員毒粉蛾。直樹則是負責訓練烈焰猴,直樹這邊的任務比較輕,主要就是讓噴火龍教會烈焰猴如何使用雷電拳,有時間的話可以學一下大晴天、日光束還有火屬性物攻大招閃焰衝鋒。
三人在寶可夢中心後麵的對戰場地中訓練,從中午到晚上,隻有感到累的時候休息片刻。尖牙籠在葉子的暴力教學下性格從一開始急躁變成了又慫又急躁的奇怪性格,原先它隻會莽,現在它在莽之前會先試探一下,應該算是一件好事。毒粉蛾和烈焰猴都初步掌握了新招式,隻要後續稍微練習一下,很快就能夠完全掌握了。寶可夢能夠學習的招式就像是寶藏一樣隱藏在它們體內,自身等級的提升或者是其它寶可夢的教學都能夠成為鑰匙,打開隱藏在體內的寶藏。
經過短短兩天的特訓,最基本的條件都已經具備了,明輝的寶可夢已經學會了挑戰水屬性道館所需的招式,現在唯一可能出現問題的就是等級差,不過根據野原市本地人的說法,野原道館的館主吉憲不是那種很在意對戰輸贏的人,對新人訓練家來說是十分友好的道館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