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崛起!
建安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南屏山頂,三層祭壇擂石而起,上下赤土相覆。
隻見諸葛亮一改往日裝扮,身著道袍,披頭散發,仰望東南焚香禱告!
呼風喚雨,也許古之賢者有著能耐,可諸葛亮…著實沒有。
之所以向周瑜許下此諾,所憑著…不過三江口老漁翁之言。
十一月二十日風起,二十二日風止,乃三江口天地之勢,數十年未曾更改。
……
江東水寨。
就在諸葛亮強迫營業,忽悠著周邊江東甲士的同時,周瑜早就領著江東諸將,做好了大戰前的準備,隻待東風起落。
“大都督,依我看…還是彆等了!孔明…說到底也隻是人,並非神!在這隆冬…我江東何曾起過東南風?”
數個時辰的等候,讓不少人耗儘了耐心,就連魯肅…也忍不住低頭長歎一聲,來到了周瑜身旁勸誡道。
“孔明,信人也,斷不會無的放矢,權且再等上一等!”
眼瞅著周瑜未動分毫,身旁的一眾將領…也隻得耐著性子接著等下去。
夜幕時分,江東水寨上空的雲層終於有了變化…在眾人驚疑的目光中,東南方向狂風忽卷,直吹的戰旗舞動,衣甲作響…淩冽的寒風打在臉上,刺痛不斷。
“孔明…有鬼神之能也!!!”
在肆虐的狂風中,周瑜眺望著江北曹營水寨的方位,仰天大笑不止。
得此東風,必破曹營!
江東,無憂!
“徐盛、丁奉何在?”
“末將在!”
“你二人各領三百軍士,分水陸進發,趕往南屏山,無論如何…也要將諸葛亮給某幫會回來!”
周瑜對諸葛亮起過殺心嗎?
起過!
而且還不止一次!
不過…隨著與諸葛亮交往日多,周瑜多少為諸葛亮的才智胸襟所折服。
似諸葛亮這種世之賢才,若殺之…當為華夏之憾。
隻要在擊敗曹軍之後,滅掉劉備…斷了諸葛亮的念想,早晚有一日,這條臥龍會為江東所用。
到那時…孫氏不會隻是江東孫氏,天下歸孫…亦未可知!
“都督…”
聽到周瑜的話,魯肅挺身上前想要勸誡,孫劉畢竟是聯盟之師,這個時候拆台…在魯肅來看,總歸是有些不地道。
不過…徐盛、丁奉卻沒給魯肅反應的機會,朝著周瑜拱了拱手,便領命而去。
……
南屏山頂,看著東南風起,諸葛亮也長出了一口氣,尋了個由頭,擺脫的周圍江東甲士,一路小跑直往江邊而去。
江邊,一艘小船孤依江岸,隻見趙雲持槍立於船頭,遙望著岸上的一處小徑。
“軍師!”
待到諸葛亮的身影出現,趙雲麵上方才浮起幾許欣喜之意,暗自鬆了口氣。
“子龍,勞煩子龍在此相候了!”
快步來到船上,諸葛亮站在趙雲身旁,心神稍安。
“軍師言重了!見得軍師無礙,子龍也就放心了!”
諸葛亮對於劉備一方的重要性,猶如定海神針一般。
若非關羽、張飛二人不通水性,此刻…來得或許就不是他趙雲了。
“諸葛軍師何故離去!”
就在諸葛亮、趙雲言語之際,隻見遠處江麵火光閃動,南岸叢林馬蹄聲陣,卻是徐盛、丁奉二人接連趕到。
“主公相念,不得不回!煩請兩位將軍回去告訴大都督,此戰過後,自有相見之時!”
對於周瑜的心思,諸葛亮這些時日從魯肅那裡,多少還是得到了些許風聲。
不過諸葛亮摸不透是,這周瑜究竟是想殺了他,還是想囚禁他?
眼見諸葛亮腳下快船飛速西去,徐盛撇了丁奉自顧率船來追。
不過…趙雲又豈會讓徐盛如願?
緩緩解下背上弓箭,箭矢逆風而去…直沒徐盛將盔,若是偏上半寸…穿透的自然不是這將盔那麼簡單。
“敢問將軍名號!”
摘下將盔,看著上方錚錚作響的箭矢…徐盛暗自咽了口吐沫,望著不遠處那名銀甲將領滿是驚懼。
就差那麼一點點,他徐盛…就被秒殺了。
“我乃常山趙子龍!!!”
在經曆長阪坡之戰後,趙雲的名號…幾乎響徹了整個長江南北。
徐盛自然不會不知,沉默了片刻後…隻得看著趙雲、諸葛亮乘船遠去。
今夜…徐盛總算知道,為何…趙雲孤身一人,能在長阪坡殺他個七進七出,擊殺數十名曹軍戰將。
“武神”之名,名儘其實!
……
“諸葛亮跑了嗎?”
江東水寨,自打東南風起,雖是深夜…周瑜也沒得半點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