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綽趕緊找來紙筆,將配方記錄下來。
說乾就乾。
第二日,她幾乎翻遍了長安城所有的藥店,才將五十八味藥材湊了個齊全。然後,她開始潛心研究中醫典籍,又根據顧少連的病情,花了三天時間竟真的將華佗再造方的方劑配製成功。
顧少連服用幾日後,病情有了明顯好轉,能夠下床走動了。顧家人欣喜若狂,對劉綽更加感激不儘。
劉綽也鬆了一口氣。為了增強治療效果,她製定了針灸與方劑結合的治療方案。顧師閔從鹹陽縣趕了回來,在劉綽的建議下,請了太醫署最擅針灸的王太醫為顧少連施針。
王太醫見顧少連在短短時日內,竟已經手腳擺脫麻痹,能夠下床走動了,激動得連連驚呼,“劉學士,你若潛心學醫,必成傳世名家啊。不行,王某必須得聯合太醫署眾位醫官懇請陛下準你入太醫署任職。劉學士天賦極佳,不做醫者實在是可惜啊!”
上輩子,她就想繼承父母事業,也做個醫生的。可惜,父母都不舍得女兒吃醫生這行的苦。
感慨之餘,劉綽謙虛道:“僥幸而已。我不過是照顧老人照顧多了,有了點經驗罷了。哪有資格入太醫署任職?王太醫過譽了!”
“不不不,就憑速效救心丸和這味方劑,劉學士就足以在太醫署有一席之地。太子殿下的風疾困擾太醫署數年,劉學士這方子說不定能有奇效啊!”
一個月後,顧少連的口眼歪斜幾乎看不出來了,神智恢複如常,講話也基本清楚了。顧家所有人都將劉綽視為了再造恩人。
顧少連風疾康複的消息不脛而走。
很快,長安城中又傳起關於劉綽的另一個神奇傳聞。
劉學士除了詩才了得外,醫術也十分高明,尤其擅長治療疑難雜症。
“風疾可是不治之症啊,顧尚書那麼重的病,她隻用了一個月就治好了。”
連張建封和竇文場用了她的特效藥的舊事也被翻了出來,還越傳越邪乎。
“張仆射和竇大將軍吃了劉學士配的藥,延命數年之久啊!”
一時間,前往劉宅的求醫者絡繹不絕。
劉家人這才知道,原來長安城中有那麼多經年得不到根治的疑難雜症。
麵對眾多求醫者,劉綽感到壓力巨大。她靠著外掛才治好了顧少連的病,是個內裡虛的“名醫”。隻好躲到了城外的莊子上種地去了。
劉翁也被各家老爺子下帖請到府上去交流老年養生經驗。曹氏按照劉綽的囑咐,跟各位官眷們一遍遍解釋自己女兒隻對心疾和風疾有些淺薄的醫術,嘴皮子都要磨破了。
劉嫻在老家時就跟劉綽不甚親近,劉綽又整天忙得不行,所以,在長安城的大部分時間裡,都是劉蓉和餘氏帶著她遊玩走動。
金秋十月,本應是收獲的季節,但關中地區卻遭遇了罕見的大旱,土地乾裂,幾近顆粒無收。隨著時間的推移,饑荒逐漸蔓延開來,越來越多的難民開始湧向長安城周邊,尋求一線生機。
進入十二月,關中的饑荒愈發嚴重,人們生活苦不堪言。然而,時任京兆尹的李實卻向皇帝謊報情況,稱雖然今年乾旱,但莊稼收成還算不錯,無需免去租賦。
百姓們走投無路,隻得被迫拆除房屋的瓦片和木材來換取糧食,甚至提前將尚未成熟的青苗賣掉以繳納賦稅。
長安城中開始傳唱起一首《關中饑荒歌》:
秋風起兮雲飛揚,關中地裂兮淚兩行。金穀不收兮誰之過,百姓苦兮心惶惶。
李實欺君兮言豐收,賦稅重兮民不堪。瓦片換糧兮屋無梁,青苗未熟兮先割傷。
饑民湧兮長安旁,求一食兮望雲長。官不仁兮民何望,天不憐兮地亦荒。
諷刺意味不可謂不露骨。李實大怒,嚴令徹查。
與此同時,劉綽也被禦史台參了。
因為劉綽不在前朝上值,李適直接派楊內官將折子送到了內文學館,要她上折子自辯。
彈劾奏章言:劉學士莊田有泉,不務稼穡,而種瓜於旱年。瓜成,高價鬻之,市價因之亂。其行為,引民心向利,棄耕種之本,而趨利之末,有損於農桑之大計。
翻譯成白話文就是大旱之年,她莊子上自有水源卻不種糧食,而是種西瓜,還高價售賣,獲利極豐。此舉擾亂市場,給百姓帶了不好的頭,讓他們隻顧種賺錢的東西,不種糧食,破壞了農桑國本。
劉坤對這次彈劾如臨大敵。將妻子兒女都叫到自己書房,商討對策。
“上書彈劾綽綽的蘇瑾年是浙西人,從前是李錡的門客。”他道,“綽綽出的那本農書也被參了!”
劉綽心中冷笑,在生產力低下的年代,種瓜於旱年也是罪過。
劉謙氣道:“他這是受命給趙翰文那廝報仇呢!身為禦史卻甘為他人傀儡,徇私報複,真是卑鄙!”
劉珍也道:“馮家的案子過去了那麼久都沒見他們有什麼動靜,原是在這裡等著呢!綽綽出了那本農書,本是為了讓更多百姓學會套種之法,到了他們嘴裡倒成了引民心向利?可關中這麼多縣又不是隻有咱們種了西瓜?難道他們也是舍本逐末?真是豈有此理!”
劉坤無奈道:“雖是攜私報複,他這折子寫得也算在情在理,讓人難以辯駁。你們也知道,夏日裡西瓜市價雖的確是每斤在六十錢到八十錢之間,可後來咱家莊子上產的瓜比市價要貴上兩三倍。”
曹氏不服氣道:“郎君,你到底是站那頭的?你那四百畝職田,還有咱家前前後後購置的另外五百畝地不都是種的粟米?那七百畝是綽綽的地,她想種什麼就種什麼。咱家這麼多地,不過就是在棉花地裡套種了三百畝地的西瓜,這也成了罪過?他們不就是眼紅綽綽種西瓜賺了錢麼?我就不信,夏天的時候他們沒吃過綽綽莊子上產的西瓜。買的人太多,瓜實在供不上,咱們才把價定成六十錢一斤的。出了莊子後,他們再炒成什麼價格,與咱們有什麼相乾?再說了,就算綽綽不種西瓜,種的是粟米,那也是咱家自己的糧食。有了饑民,咱們施粥放糧,那是咱家自己的功德。不放,那誰也說不著啊!”
劉蓉突然道:“常言道,物以稀為貴。今年的西瓜貴,是因為大旱之年西瓜減產,又不是咱們哄抬的物價。咱家的西瓜賣得好,是因為上市早,賣相也好。不管後麵被倒賣的價格是多少,但瓜出莊子的時候,樁樁件件都是記了賬的,不怕查賬。”
一家人都瞪大了眼睛看著劉蓉。
曹氏誇道:“郎君,我就說咱們蓉兒越來越練達了吧?她正說在了關鍵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