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了族叔劉禹錫這條大腿沒多久,李適和李誼就來了。
太子殿下卻因身體不適,沒有出現。
本以為十六的宮宴會是一場宮廷女教師上崗前的大型考核。沒想到,那隻不過是一場大型誇誇團活動。
劉綽發現,聖人是有一絲絲自戀在身上的。
他年輕時做過天下兵馬大元帥,自負文武雙全,能被他叫來參加此次宮宴的,都是些文采能入得了他的法眼的。
而與會人員要的也隻是一份被聖人認可才華的體麵。
劉綽知道自己的斤兩。
若不是靠著能夠背誦文豪們作品的大掛,她哪裡有資格坐在麟德殿裡。
按照古人讀書那範圍、強度和要求,她才讀了幾年書啊。
此刻,她恨不得自己擁有一種超能力。
一種存在感超低的超能力。哪怕她人坐在那裡,也總是能被人忽略掉的那種能力。
“權愛卿,今年春闈可要辛苦你了!”
“為國選才,何談辛苦!聖人英明神武,澤被四海,大唐國運昌隆,仰賴於此,才有這濟濟人才啊!”
聽到話題聊到了科舉考試,劉綽稍稍放鬆了些,嘗了嘗桌子上的酒菜。味道還不賴。坐著吃,果然比站著等人評價要舒坦多了。
她沒有資格考科舉,自然聊不到她的頭上。
哪知道,沒高興多久,就聽禦座上的那位笑嗬嗬地關懷起她來了。
“朕聽聞劉學士的兩個兄長都在國子監讀書,今年也會下場應試?”
“是!”劉綽不明白,自己家怎麼就如此招聖人注意了。
若說是因為他們父女倆都在太子府任職的緣故,而把她調進大明宮就是為了分開劉家的勢力,委實太過離譜了些,她還沒那麼自戀。
“不知他們要考哪一科啊?”
唐代國子監開辦六館: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算學。
學科的差彆,與學生資蔭(即父祖官爵)身份有關。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分彆麵向三品、五品、七品以上官僚子弟,律學、書學、算學則麵向八品以下子弟及庶人。
國子生、太學生、四門生學習儒家經典,律學、書學、算學學生則學習專門技術。律學學生,專習律令,兼習格式法例。書學培養書法人才。算學培養天文、數學人才。
國子學生員三百人,太學五百人,四門學一千三百人,律學五十人,書學、算學三十人。
劉坤算是低品階官員,因此劉珍和劉謙自然都在四門學。而韓愈作為新上任的四門學博士,正好是他們的老師。
唐朝常規舉行的科舉考試有六種秀才科、進士科、明經科、明法科、明書科、明算科。
貞元年間,秀才科已經不開了。明法科、明書科、明算科基本算是定點招考。
明經科簡單,錄取率高,進士科難度大,但含金量高。這兩科才是天下士子趨之若鶩的科目。
“兩位兄長都參加進士科的考試。”